原地踏步走和走路那个降血糖 原地踏步走和走路的效果一样吗( 三 )


刚开始进行走路锻炼时,可以先将运动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以内 。如果身体可以适应,则可以逐渐将运动时间提高到30分钟-40分钟,并且在稳定后长期保持这一锻炼时长,从而形成固定的习惯 。
计算出自己的中等强度心率以后,选择一个合适的走路方案,在锻炼初始阶段,可以先尝试低于该强度进行锻炼 。如若身体无特殊不适,在适应后可以多次少量,逐步加大步伐,加快速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时刻保持良好的走姿和体态,增加步行的强度直至标准 。
走路频率的选择要结合自己的强度和运动时间,也要结合自己的身体条件和特殊状况,其核心一定是循序渐进,保持初心 。要对自己的综合素质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和选择,更要有坚持锻炼的毅力和勇气 。
引用文献:[1]2022版《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
[2]王凤英.探讨长期有氧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03):38-39.
[3]Associations of Daily Steps and Step Intensity With Incident Diabetes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Older Women: The OPACH Study. Diabetes Care 2022;45(2):339–347. https://doi.org/10.2337/dc21-1202
[4] 《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
[5]苏小红.快走联合抗阻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及血脂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01):120-121.
走路也能降血糖?走多少为好?怎么走才有效果?一次性说清楚了3“医生,我按照您的建议多运动,这糖还没降下来,怎么就得了腱膜炎……”
60岁的徐大姐自从被检查出糖尿病,医生就建议她日常多注意饮食,并保持适度的锻炼 。
徐大姐听糖友分享说,走路时间越久、距离越远、速度越快,降糖效果也越好 。于是徐大姐每天都保持日行2万步以上的运动量,这一走就是两个钟头,而且速度并不慢 。
但是最近,徐大姐感觉到自己脚后跟总是隐隐作痛,一开始以为是“鸡眼” 。
直到上周影响到日常步行,走几步路都难受了,这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却是由于走路太猛,诱发了足底跖腱膜炎 。
看到这里,可能部分糖友会疑惑:到底走路能不能降糖?万一糖降不下去,反而弄伤了脚怎么办?
一、走路降血糖?研究告诉你答案控糖是每位糖友必须学习的一门“学问”,尤其是控制餐后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是反馈胰岛素分泌的重要指标 。
对于健康人群而言,餐后血糖水平对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也有着重要作用 。
控制餐后血糖的关键,就是把餐后血糖高峰值削平一些,而饭后散步,能快速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 。
多项研究发现,餐后散步确实有降血糖的作用:
2016年一项交叉对照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受试者餐后立刻散步30分钟,与受试者其他时间去散步两种做法,结果发现:餐后立即散步,对降低血糖反应效果好于其他时间时段散步,其中晚餐后散步效果最明显 。2017年,一项交叉对照实验,纳入50名糖尿病患者并分成早起后走路30分钟,但三餐后坐着不动组;和餐前不走路,餐后立刻走动10分钟组 。结果发现,餐后走动组,在15天后胰岛素用量就显著降低 。2018年,一篇总结了11项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发现,餐后运动可以降低餐后血糖面积,幅度从 2.4%到26.6%不等,无论是走路还是抗阻运动,均有效果 。为什么要吃完饭就走呢?
这是因为多数人在一餐饭的进餐时间(15-30分钟)后,就会迎来血糖高峰值 。如果饭后坐着休息30分钟,此时血糖高峰差不多已经过去了,此时再运动,也无法降低高峰值了 。
二、4个吃饭习惯,极易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受饮食影响很大,而一些不良/错误的饮食习惯,会使血糖水平上升得更快 。
1、吃得太晚
夜间人体代谢速度会相对缓慢,吃进去的食物若没有及时消耗,部分代谢就会转化成脂肪,导致体重增加,从而影响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水平升高 。
2、不吃早餐
早上不吃早餐,身体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从而反跳性拉高血糖值 。不吃早餐的同时,随餐服用的降糖药或胰岛素无法起作用,也会影响血糖控制 。
而经过空腹后,下一顿会摄入更多的食物,当总热量超标,就容易升高血糖 。
3、吃得太快
有人为了节省时间,吃饭总是狼吞虎咽,并且感觉自己好像没吃饱 。然而进餐速度过快,更容易引起血糖升高,而且进食过快,更难获得饱足感,不知不觉间,会摄入更多的食物 。
4、一口菜,一口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