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云|日照牛人|郑晓静:微光照亮童年,日照学子穿越1100公里去支教

日照牛人
“牛马年,好耕田”。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在日照这座城市,一个个平凡的奋斗者,身体力行诠释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2021年,大众网·海报新闻特别推出百位“日照牛人”系列报道,旨在弘扬“三牛精神”,在“十四五”期间为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 陈平平 日照报道
在奔腾的时代洪流,有一群青年学子逆流而上,把最好的年华交付给了一支粉笔、两块黑板、三尺讲台,他们选择了一项伟大又美丽的事业--支教。
郑晓静,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管理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生,也是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此刻,她正在1100多公里之外的陕西省杨陵区高新第三小学支教。

一朵云|日照牛人|郑晓静:微光照亮童年,日照学子穿越1100公里去支教
文章插图


一朵云|日照牛人|郑晓静:微光照亮童年,日照学子穿越1100公里去支教
文章插图

“孩子们,我来啦。”2021年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郑晓静的足迹跨越了四个城市,日照、聊城、济南、咸阳。这一路,她辗转换了3种交通工具,行程超过1100公里。从一个校园踏入另一个校园,从青涩的大学生变成了51个孩子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郑晓静一直在路上。
开学前一天,郑晓静再次走进教室,用扫把清扫每一个角落,将桌子一张张摆放整齐,用粉笔写下“欢迎回家”的板报。花名册她翻了一遍又一遍,给每一张桌子贴上名签,放上一套套书本。“他们的眼神清澈明亮,就像有星星,一个个笑眯眯地看着我。”这是郑晓静与一年级三班51个孩子初见时的场景。

一朵云|日照牛人|郑晓静:微光照亮童年,日照学子穿越1100公里去支教
文章插图


一朵云|日照牛人|郑晓静:微光照亮童年,日照学子穿越1100公里去支教
文章插图

早上7:20准时走进教室,给孩子准备早饭、带早读、上课、送队、备课、延时服务……周一到周五,郑晓静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接近12个小时,她几乎没有一分钟是闲下来的,有时甚至忙得顾不上喝口水。“最近家访,晚上回家基本要9点钟以后了,所以我把午休时间拿出来批改作业和备课了。”
杨陵区高新第三小学在陕西省咸阳市的一个小县城,经济条件和硬件设施都没问题,但精神世界的匮乏才是最大的问题。“班里免不了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上的缺失也是现实存在的。”郑晓静说,“有的孩子们身上会出现一种和他们年龄不相符的成熟,让人看着心疼。”
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天职,除此之外,郑晓静更想做一名希望的播种者,用自己身上的点点微光去照亮孩子的童年。如果十分努力能换来孩子的一分进步,那郑晓静会用十二分努力去争取。她会拿出课下时间给孩子补课,会给孩子们手写表扬信,也会亲手折花篮和孩子们玩“拆盲盒”的游戏,从郑晓静口中说出最多的话是“我相信你可以”“咱们一起给他加加油”。

一朵云|日照牛人|郑晓静:微光照亮童年,日照学子穿越1100公里去支教
文章插图

100多天的相处,郑晓静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孩子们都能读懂。“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每天都在进步,他们真的很可爱。”讲台上时常会出现一颗糖、一朵花、一幅画……那是孩子给郑老师准备的小礼物,“让我的一整天都变得很灿烂”。
从盛夏到隆冬,忙碌和充实是常态,可每当教室重新归于沉寂的时候,郑晓静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满足。在她的备课本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教育,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