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lets 淘宝outlets店是正品( 二 )


百盛优客即在此时酝酿而生,它是传统百货店转型的产物 。CBRE世邦魏理仕顾问及交易服务商业部董事张桐的见解是:“该项目此后能够成熟并开启全国连锁化拓展,得益于韩国依恋是亚洲知名服饰品牌集团,从原创设计、自有品牌到门店运营,有着丰富的资源 。”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曾一度传闻韩国依恋与成都华联合作,但此后却无音讯 。但在同年,北京华联成都盐市口店宣布货品清仓,这家经营了15年的百货店宣布转型城市奥莱 。
同时期,百货店变城市奥莱的现象,在国内百货业发生了同频共振 。如沈阳兴隆奥莱、南京金鹰奥莱,还有河南市场的丹尼斯奥莱天地 。
2015年4月,河南第一大零售商丹尼斯集团宣布,郑东新区CBD的丹尼斯四天地、五天地两栋百货店,合并改造为城市奥莱项目,合计经营面积约8万平方米 。
这并不是河南第一个城市奥莱项目 。2012年9月,由宝龙置地投资的康城·奥莱开张不足两年便停业 。此前,该店空铺率之高、品牌结构之杂、商品内容之缺,留给市场对“中原首家奥莱”足够的坏印象 。
丹尼斯推出城市奥莱,与倒下的康城·奥莱相距不足3公里 。彼时,业界对它多有质疑和审视 。而过往4年,在丹尼斯七天地的7宗商业物业中,每年奥莱项目的调整动静,似乎也是最大的 。
“丹尼斯四天地、五天地转型城市奥莱,是艰辛且痛苦的探索 。但目的简单清晰,为了活着 。”此前,丹尼斯某高层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采访时谈到当年推动项目转型的底牌时表示,城市奥莱没有成功先例,只是一个概念或构想,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 。而今,丹尼斯奥莱找到了运动类、童装类的侧重点,与CBD、丹尼斯其他商业业态店构成生态圈,主要迎合对名品货有诉求却又期待能捡漏的顾客,由此,才逐步实现了年销售额5亿元的规模 。
实操4年后的丹尼斯奥莱天地,算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奥特莱斯?
不应被忽略的是,就在丹尼斯初创城市奥莱之时,距其30公里外的中牟县境内,浙江杉杉集团投建的杉杉奥莱完成了选址,一年后该项目一期正式开业 。截至目前,Gucci、Coach、Prada等国际一线品牌的奥莱店,在该购物中心均已入驻 。相比后者,丹尼斯奥莱的品牌结构、商品资源明显偏弱 。
“城市奥莱”不是救命仙丹能否玩转要看“三项DNA”
今年下半年,城市奥莱在郑州市场再次出现投资蓬勃现象,有其必然性 。
2018年以来,传统百货店承受的经营方面的挑战持续加深,过剩或被挤出现象愈加明显 。如今年7月,经营了17年的北京华联郑州二七店停业 。这为二七商圈的同业者平添了焦虑 。
客观来看,郑州市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级后,城市规模不断拉大 。但同时,10万平方米的大型购物中心如“下饺子”般投入市场,并把守进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要道 。此时,那些挤在核心主城区的传统百货店,马太效应更为明显,也需更为拼命拿出与众不同的经营手段,才能吸引到长线客流 。但这在现实操作中相当不易,仅是主城区与非核心区的商业物业租金之差,就是致命的 。
于是,“城市奥莱”的出路,就此在岌岌可危的百货店群体中萌生了,因为无人愿步北京华联的后尘 。如一些商界人士对几宗新增城市奥莱项目的评价:“有错可试,有胆试错,总比无错可试好 。”
另需看到,随着传统百货业下行,也催化了一些不安分的百货店操盘手另谋新枝 。这些人多出自市场一线,他们身上的核心资源是实战经验和供应链关系网 。与其在旧体系中熬退休,不如趁着新的概念项目出现,再折腾一把,万一成功了呢?
不过,新一波城市奥莱批量下水,究竟是演张冠李戴的套路戏,还是投入真金白银大实战,这更值得追问 。
城市奥莱有它的先天性短板,在品牌资源上难获一线知名品牌支持,同时,也很容易招来同商圈友商的有目的性的封堵 。
这个问题不难理解 。举例,A商场是正价百货店或购物中心,某国际品牌箱包卖1万元起;B商场是城市奥莱店,同品牌旧款包卖3000元起 。如A、B两个商场在同商圈近距离竞争,不论是商场方还是品牌供应商,必然不会“坐视不理” 。
“丹尼斯奥莱没有输,是它抓到了突破的时间窗口,同时,更有独特的竞争环境和资源禀赋条件做支撑 。”这是多位省内商界人士的一致看法 。
如上述人士分析,4年前的郑东新区,丹尼斯七天地周边无任何体量相当的竞争对手,完全是独步天下的状态,可以通过集团化手段,干预、调和几家自有门店的内部竞争 。更重要的是,其作为本土第一大零售公司,有能力协调品牌商将部分尾货、奥莱店留给丹尼斯奥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