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上的包拯真的是神奇的破案高手吗?( 二 )


网络配图
包拯担当过多种官职 , 但从史料记载来看 , 他一生的主要精力并不在决狱断案 , 而主要是充当谏官和财政官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 , 包拯初任监察官员 。他先后向宋仁宗提出了《论取士》、《论县令轻授》、《请选广南知州》等建议 , 还细心考察北面和西面的边防 , 写成了著名的《论契丹事宜》和《论边将》等奏折 , 希望朝廷重视军队训练 , 警备边防 。庆历六年(1046年)三月 , 包拯被任命为三司户部副使 , 很快又接连被派为京东路、陕西路和河北路转运使 。短短四年时间 , 包拯担任了四五个职位 , 干的都是盐务粮米漕运方面的工作 。他支持“钞盐法” , 严厉打击不法商人 , 几年过去 , 物价稳定 , 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和维护了百姓的利益 。
包拯的才干和敬业精神受到了当朝者的赏识 。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 , 经过同僚朝臣的联袂推荐 , 包拯出任江宁知府 , 当年年底 , 他又到开封府任职 。包拯在开封府只有一年半左右 , 可是却给人们留下很深的记忆 。他惩治奸庸 , 为民做主 , 整治市容 , 任人唯贤 , 铁面无私 , 享誉京师 。根据《宋史》记载 , 当时的北宋都城汴梁(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就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关节不到 , 有阎罗包老 。”意思是说 , 打官司没有钱疏通关节 , 不用担心 , 还有阎王老爷和包公包老爷为你做主呢!可见 , 包公的口碑之好 , 影响之大!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 , 包拯升任御使中丞 , 具体任务是纠察官邪 , 肃正纲纪 , 最后他在枢密副使的职位上告终 。
网络配图
终其一生 , 包拯并没有多少时间去办案 , 他大部分精力是放在了进谏和财政方面 , 可是为什么民间却传说他是一位神判法官呢?其实这和当时百姓们所期待的执法如山、清明如镜的大清官为他们主持公道的希望有极大的关系 , 再加上包公确实也明断过多起案件 , 这样包公的破案高手形象就顺理成章地树立起来了 。
总之 , 包拯是一面镜子 , 它照出了官场的黑暗、百姓的无奈 , 照出了人们对刚正不阿的清官的希望 。换句话说 , 包拯已经成了正义和智慧的象征 , 和真实的历史人物已经相去很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