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小沙发的制作方法图解,幼小衔接幼儿园和小学怎样双向而行( 三 )


1.衔接过程小步化本着小步推进、稳扎稳打的研究思路,改变衔接形式方法上的“突变”现象,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借鉴《上海市幼小衔接指导意见》,将幼儿的培养目标及教育内容细化到大班两学期的每个月,并能根据课程要求,每月做好一至两个主题,使过程有系统、有重点 。
2.互动过程细节化
(1)师师互动,达成共识①认真倾听小学教师对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反馈在倾听中发现主要问题,例如学习习惯、课程衔接的要求、历年来新入学的孩子能力分析等 。小学教师建议我们,在大班一定要重点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因为倾听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的效率 。另外,在语文上阅读相当重要,阅读为孩子一生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在大班我们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小学教师一再强调,幼儿园老师千万不要教写字,现在很多字的写法都与我们小学时代不同,笔顺一旦错误,孩子要花双倍甚至三倍时间精力纠正,得不偿失 。②邀请小学教师来幼儿园参观班级环境创设幼儿园温馨、舒适而富有童趣的学习环境让小学教师惊叹不已,来园参观的教师纷纷认为,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每天接触新鲜、有挑战性的玩具教具,他们的生活充满快乐 。在小学里,整天面对书本、作业,四面光秃秃的墙壁,孩子已不见了笑容 。因此,他们觉得回去要思考,让教室也充满阳光 。⑤互动交流教学活动,感受授课模式的差异两所学校的老师相互听随堂课,同样都是数学、语言(语文)课,让两边的教师身临其境了解各自教学风格与学习方式,共同探究衔接的“点” 。幼儿园教师在哪些知识、能力培养上要把握得比较准确,小学教师怎样在孩子心理与年龄特点上改进教学形式,形成较完整的“教学链” 。比如我们在进行故事教学时,目标一般会定位于“理解故事内容,会讲故事主要情节”,但是进入大班,目标可以提高,“学会倾听他人表述,发表与他人不同意见”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幼儿听他人的回答并能做出反馈评价 。
(2)生生互动,发挥衔接主体性作用①深入小学参观,以丰富幼儿实际感知经验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了解小学教育的特点,有计划地向幼儿介绍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的环境 。参与小学的升旗仪式,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如美术课、科学课、音乐课等副科课,提高幼儿对小学学习的兴趣 。参加小学生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如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小学生们会自主来我园带一个大班幼儿去他们学校,穿梭于学校的各个角落,参加校园游艺活动,让大班幼儿全面体验小学的丰富课外生活,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②设计“小采访人员采访”活动,帮助幼儿完成入学前心理过渡邀请小学优秀班干部来我园为大班孩子介绍学习心得体会与入小学后要做好的各项事情,让大班幼儿学做“小采访人员”采访哥哥姐姐有关小学生活的问题,如“几点上学,几点放学”“中午饭在哪里吃”等 。了解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各种行动规则,使之克服紧张、压抑和焦虑的情绪,帮助幼儿完成入学前的心理过渡,从而树立正确的入学动机和良好的学习心态 。
3.实施过程有效化作为幼儿园要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适应性与学习适应性教育,让幼儿进入小学后在各方面坡度减小 。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征与认知结构,从环境入手,从活动入手,有效地展开实施过程 。
(1)调整作息时间以孩子的一日作息为切入点,将一日活动常规微调后梳理成新的作息时间,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入学生活习惯 。从大班下学期起,确保一天上两节集体教学活动,每节课的教学时间应当稳定,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逐渐缩短每天的午睡时间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