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仁宗:因为肥胖差点丢掉皇位的老实人( 二 )


然文事武备 , 不可偏废 , 每日营中闲暇 , 卿等仍与之讲论经史 , 以资典学 。’”对孙子的培养远比对儿子用心 。
因为沾儿子的光才当上皇帝的仁宗 , 对儿子有种莫名其妙的嫉妒可以理解 。可是 , 后世有人断言如果仁宗再多当几年皇帝 , 可能会废除太子 , 我认为纯属臆猜 。
仁宗对儿子感觉不爽是一回事 , 可废除长子继承权再选另外儿子继位又是一回事 。因为前者是个人的感情 , 后者涉及整个朝廷政局和大明江山 , 涉及自己身后的评价 , 朱高炽不会这样冒险 。
在父皇在世时 , 他在几次重大事件面前都有惊无险 , 证明他是个老实人 , 但毫不糊涂 , 做事极有主见 , 且“忍”的功夫一流 , 关键时刻形势非常理智 。
朱棣带领二儿子挥师南下时 , 建文帝的部队搞了个“围魏救赵” , 派奇兵直捣燕王的都城北平 , 而燕王大军在外 , 如果贸然班师来救 , 得胜之势将功亏一篑 。
朱高炽这时不顾自己多病肥胖的身子 , 带领老弱将士坚守北平城 , 自己冒着弓矢上城督阵 , 激励将士 , 南军终于无功而返 。他这保护根据地的功劳成为日后得到继承权的重要砝码之一 。
【揭秘明仁宗:因为肥胖差点丢掉皇位的老实人】永乐十六年(1418年) , 明成祖住在自己的老窝北京城 , 让朱高炽以太子身份在南京监国 。他怀疑太子有什么不轨的行为 , 命令礼部侍郎胡濙暗中去监视太子的行为 , 并叮嘱他说:“人言东宫多失德 , 汝至京师 , 可多留数日 , 试观何如 , 密奏来!奏字须大 , 晚至即欲观也 。”
这老皇帝对太子已经有倾向性意见 , 一般的办事人员会迎合上意 , 收集太子的“不轨”言行 。而胡濙被太子的老实折服了 , “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 , 自是上疑始释” 。
网络配图
这老实人最聪明之处是认清了父亲的为人和自己的处境 。面对永乐帝这样文武兼备而又阴险毒辣的父皇 , 耍小心眼能瞒过他?一味地去讨好也是下策 。
只有以不变应万变 , 老老实实夹起尾巴做人 , 才是上策 。他能最后熬到皇帝位置 , 和两个弟弟相比 , 笑到了最后 , 其制胜之策 ,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吾知尽子职而已 , 不知其他也 。”有时候 , 这样的笨办法更管用 。
仁宗虽然在位时间很短 , 但他赦免了建文的许多旧臣 , 平反了许多冤狱 , 废除了许多苛政 , 停止了永乐帝开始的大规模用兵 , 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 , 文化得到了复兴 , 读书人的待遇比洪武、永乐两朝要好 。
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 , 痛悼他在位时间太短 。如果从个人的能力来说 , 他显然不属于有锋芒、有魄力的改革派 , 比起秦皇汉武乃至他的祖父、父亲 , 相对平庸 。
但他最大的特点是尊重下面臣民的能力 , 尽量少地去命令臣民这样或那样 。这样平庸的皇帝 , 带给百姓的福祉远甚于那些个人能力很强、不甘平庸的皇帝 。商纣、秦始皇、隋炀帝就是有能力而喜欢胡折腾的皇帝 。所以 , 朱高炽的庙号为“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