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者|“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获得者李勇琴:工作中关爱流浪人员 休息时专注儿童防性侵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黄晓庆
李勇琴是四川省内江市救助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她和同事们一样,做着流浪乞讨人员的街头劝导、心理辅导、护送回乡等工作。可是中午休息或者公休假时,她却“扮演”着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儿童防性侵知识公益讲师。

救助者|“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获得者李勇琴:工作中关爱流浪人员 休息时专注儿童防性侵
文章插图

李勇琴
作为内江市仅有的两位讲师之一,2018年以来,李勇琴已经在全市27所学校(村、社区),开展了37次儿童防性侵知识讲座,受益未成年人1933名。2021年11月,李勇琴被评为“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之一。12月6日,国际志愿者日第二天,封面新闻采访人员走进内江市救助站,听她讲述“志愿者”的大爱情怀。
参与震后心理督导 让留守儿童与父母视频通话
2008年,李勇琴在四川绵阳读大一,学的是社会工作专业。汶川地震发生后,沿海发达地区社工来到绵阳开展震后心理辅导,李勇琴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偷师学艺”,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就多了一个“志愿者”的标签。
大学毕业后,李勇琴曾在一所村小当驻校社工,全校9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且都是住校生。她的工作包括心理辅导,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家、校、村联合,共同为孩子们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还记得有个三年级的小女孩悄悄地对李勇琴说,从没见过妈妈。心酸之余,她赶紧通过女孩的爸爸,找到了许久未联系的妈妈的手机号码。在李勇琴的劝说下,女孩的妈妈同意每周和女孩视频通话。学校其他留守儿童,很多也是通过李勇琴的手机和父母视频。
“看到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我越来越喜欢志愿服务工作。”李勇琴说。
街头劝导流浪人员 护送回乡后还会实地回访
在李勇琴的带领下,采访人员参观了内江市救助站内的功能区域。尽管因疫情,站内暂住的救助者并不多,但是陈列布置依然干净整洁,女寝房间厚厚的被子整齐叠放,随时迎接着“新主人”的到来。
对待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除了在救助站内关心关怀,李勇琴还注重事前帮扶和事后回访。2018年,李勇琴代表内江市救助站参赛的“爱在街角”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四川省赛金奖、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银奖。“这个项目就是在街头劝导流浪乞讨人员来站接受救助。”
疫情之前,针对内江市辖区范围内的被救助人员,救助站工作人员将其护送回乡后,还会到被救助者家中回访,了解他们生活情况,流浪的原因,有没有相关保障机制政策,避免恶性循环。
申报引进“女童保护” 走进学校普及防性侵知识
“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好朋友,从出生一直伴随我们成长,是什么呢?”——“是我们的身体。”11月3日,一场特别的儿童防性侵知识公益宣讲在东兴区高桥小学展开。上完课后,大队辅导员刘昌丽评价道:“老师有亲和力,讲得很仔细,增强了学生防范意识。”

救助者|“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获得者李勇琴:工作中关爱流浪人员 休息时专注儿童防性侵
文章插图

儿童防性侵公益讲座(受访者供图)
刘昌丽所说的老师就是李勇琴,为了当好这个“老师”,李勇琴特意考取了讲师资格证。在教案的基础上,通过游戏、提问互动、情景模拟让学生认识身体,明白如何分辨和防范性侵害,以及遭遇性侵害时或之后应该怎么做。
申报并引进“女童保护”项目以来,李勇琴利用休息时间,到各个小学开展公益讲座,希望提高儿童的防范意识。“课后我都会发问卷调查,同学们普遍反映良好,受益匪浅。”李勇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