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速度与精神 ——海拉尔区人民医院抗疫纪实

工作二十几年,走进医院第一次有种凄凉的感觉:平时排着长队的挂号窗口空无一人,门诊大厅空空荡荡,除了改造病房忙碌的工人和匆匆而过的医务人员。一向在黑暗中灯火通明的病区星星点点地亮着些许微光,所有病房的窗子漆黑一片......很多职工朋友都会流露出一丝伤感和无奈。
此次满洲里发生疫情没有抽调我院医务人员进行援助,但是医院的抗疫任务依然艰巨。今天是海区医院病人被全部清空的第三天,隔离病房改造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各科室医务人员搬运科室物品、防疫培训、应急预案演练,市区卫健委领导及国家感控专家几次督导检查,院领导随时召集各科室主任安排疫情防控工作,入户采样人员天还没亮就已经开始安排对重点人群进行采样,核酸实验室24小时连续工作,应急物资发放马不停蹄,感控科室对病房改造的流程严格监督检查......预计今天晚上一个崭新的接收新冠病人的隔离病房就诞生了。
面对每一项工作任务各科室、各部门都会全力以赴去完成。在这里,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心中没有自己没有小家,只有集体,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医院全部病人输送出院仅用半天时间,近3000人的经开区核酸检测任务从采样到检测再到出具报告单24小时内全部完成;两天时间应急物资被分别派送到十多家隔离酒店;每天100名左右医务人员外出采样三天总计15000余人次;核酸实验室三天总计检测样本15000人份左右,不到三天完成隔离病房的全面改造,国家组专家、自治区专家、呼伦贝尔市医院、内蒙古林业总院医疗队迅速奔赴医院支援,这不仅是海区医院的速度,更是呼伦贝尔速度、自治区速度,更是中国速度!
我们多么希望此次疫情能够早日被控制,病例不要继续增长,大家生活尽快恢复常态,另一方面我们却已经做好了各种应战,还没有接收病人很多人已经把行李箱准备好提到了单位,随时准备向病毒发起进攻。
现在是12月5日凌晨1点40分,很多人都没有入眠,为了方便工作沟通微信群建了一个又一个,感控工作群、患者治疗群、护理队伍群工作安排还在继续,24小时开机几乎是全员队伍工作常态。虽然几天来大多人每晚只能睡一两个小时,但是大家丝毫没有怨言,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种力量,必须努力前行!
几天前党委书记带领临时抽调的20几人为海区各隔离酒店发放防疫物资到深夜,又担负起医务人员隔离酒店的保障工作,协调接送车辆,安排饮食起居,让我们心里特别踏实。
消化肿瘤科满主任作为10楼隔离病区的带队,她说虽然有压力,但是看到医务科、护理部、感控科、办公室、总务科、还有所有的临床科室都在彻夜加班,饭都顾不上吃,她就觉得必须迎难而上。
院长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挺不住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躺一会儿。
很多科室主任、护士长都第一批进入了隔离病房,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海区人民医院环节干部关键时刻的担当!
在这里我们海区医院特别感谢给予我们各种支援和帮助的老师们,相信有各位专家的指导和援助病人会很快康复的。
【 纪实|速度与精神 ——海拉尔区人民医院抗疫纪实】 在每一次突发疫情中没有哪个人置身事外,每个人都想为疫情做点儿事情,身边医务人员拼尽全力,各行各业众志成城!愿疫情早日结束!呼伦贝尔加油!(郑慧颖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