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让西方列强撬开中国的国门( 二 )


像曾国藩这样的大臣其实内心是非常认同清朝体制的,只是希望在体制内进行一些改革 。但他一辈子都在学习传统,没有什么外部的资源,尽管他也知道体制的毛病,但他不知道怎么样把它改好 。比如他也知道非学西方不可,但不知道如何学 。李鸿章认为科举制度得变一变,尤其是内容,应该考西学 。但他说了不算,朝廷不听他的 。朝廷对李鸿章的态度是用他,因为不用他不行 。
网络配图

李鸿章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员,有人说他一直以这个身份操控中国外交 。但不是他想操控,而是当时总理衙门相当于是中国的外交部 。总理衙门的官员跟洋人打交道都打怵,有时候几十个人一起会见洋人,为首的是亲王,大家都看着亲王,他要不说话,大家都不说话 。总是这样的外交方式,外国人非常生气,或者大闹,大叫,看洋人闹亲王和其他人更不敢说什么了 。只有李鸿章敢说话,洋人就跟李鸿章谈,谈具体的事该怎么办 。所以,不是李鸿章想操控外交,或者想去签条约,没办法当时的情况非他不可,他不签别人签损失更大 。但是也并不是想真听他的,比方说他的关键建议 。晚清的官僚都怕事儿,遇到事情官员能躲就躲,能搪塞就搪塞,实在躲不出去再说 。没有一个敢担事的,事实上是谁担事,谁挨骂,好事当然好了,好事大家一窝蜂抢,但是跟外国人打交道哪儿有什么好事,都是吃亏的事 。
总之,一个政府如果处于闭关锁国状态,那么就无资格谈强国,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