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族|每年给学校送一头牦牛!这位新疆老人坚持了10年

11月的帕米尔高原天寒地冻,78岁的塔吉克族老人阿米尔·买买提萨比尔骑着马进山了,老人要亲自挑选一头壮实的牦牛送给乡里的小学,为孩子们增加营养。

塔吉克族|每年给学校送一头牦牛!这位新疆老人坚持了10年
文章插图

阿米尔·买买提萨比尔老人骑着马去自家冬季牧场挑选牦牛。塔依尔江·克力木江摄
阿米尔·买买提萨比尔老人居住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大同乡阿克托尕兰干村。
牦牛从夏季牧场转到冬季牧场时,也是牦牛最肥壮的时候。从2011年开始,他每年都要给塔县大同乡小学送一头牦牛,已经持续了十年。牦牛养殖是塔县特色传统产业,牦牛是塔吉克族群众重要的生活物资来源。
11月19日,阿米尔·买买提萨比尔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出发,去自家冬季牧场的居住点。

塔吉克族|每年给学校送一头牦牛!这位新疆老人坚持了10年
文章插图

大同乡阿克托尕兰干村的集中搬迁点,2017年,阿米尔老人搬进了政府修建的安居富民房。塔依尔江·克力木江摄
“2017年,我们搬进了政府修建的安居富民房,水、电、交通特别方便,冬季牧场里平时只有大儿子住,每年入冬时,我会带着家里的其他人一起去,挑选出好的牦牛送到学校。”阿米尔·买买提萨比尔老人说,“这是家里每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必须亲自做。”
老人居住的村庄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离县城189公里,这里群山巍然,沟壑纵横,村舍分布在峡谷、河流两岸。

塔吉克族|每年给学校送一头牦牛!这位新疆老人坚持了10年
文章插图

大同乡的山谷,群山巍然,沟壑纵横。塔依尔江·克力木江摄
阿米尔·买买提萨比尔老人和家人一路沿着山谷河流前进,从村里到他家冬季牧场的居住点要走3个小时。
“我现在眼睛看不清了,山路不好走,儿女们今年不让我进冬季牧场里面了。”阿米尔·买买提萨比尔老人再三嘱咐大儿子,给孩子们吃的牦牛必须好。
从冬季牧场把牦牛赶到居住点需要走十来个小时,来回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阿米尔·买买提萨比尔老人在居住点住两晚,等大儿子把牦牛赶下来。
“我在新中国的怀抱里长大,是党和政府扶持我们全家过上了好日子。”阿米尔·买买提萨比尔老人说。
老人的家人世代居住在帕米尔高原,16岁时他的父亲意外去世,他和爷爷撑起一家人的生计。
1999年,老人的家乡发生了洪灾,他们的庄稼、果园、房子都被冲走了,“什么都没有了,我们特别难过和绝望。没想到洪水还未退去,乡干部靠肩扛人背,走了四五天,把救灾物资送进深山,政府关心我们,给我们送来了吃的、穿的、被褥、锅碗瓢盆,连筷子都想到了。”老人回忆那场让他一生都无法忘记的洪灾。
“‘等你以后有条件了,一定要帮助别人,回报党和国家的恩情。’爷爷的这句话我一直记着。”阿米尔·买买提萨比尔老人说,自己除了牦牛养得好,没有别的特长,乡里许多孩子都在学校住宿,需要牛羊肉增加营养,所以他给学校捐牦牛。
塔县大同乡小学现有学生116名,包括49名幼儿园的孩子,其余为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农牧民居住分散,考虑到学生往返路途的安全问题,除了学校附近的学生外,目前有50名学生住宿,由学校统一安排食宿。该校的学生升至四年级会到县城里的学校上课。

塔吉克族|每年给学校送一头牦牛!这位新疆老人坚持了10年
文章插图

阿米尔·买买提萨比尔老人和家人赶着牦牛下山。塔依尔江·克力木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