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名人志清代状元蔡以台( 二 )


蔡以台的文章 , 与其诗一样清丽绝俗 , 从他能考中状元就可说明问题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会状元卷 , 洋洋洒洒 , 富有文采 , 今在南京科举博物馆展出 。读过他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所题《闻川泛棹集》序及《亚圣南祠始末记》 , 也能领略到他文章的精美 。
由此可见 , 蔡以台在诗文、书画方面是很有才能的 , 他对识别钟鼎图书金石也很擅长 , 只是他的书稿著述大多不署名 , 因而流传下来的并不多 , 对他在识别钟鼎图书金石方面的才华了解不多 , 确实有些遗憾 。
人品高尚 堪称楷模
蔡以台的人品值得敬仰 , 堪为后世楷模 。最明显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勤奋好学 , 发愤读书 。蔡以台这种好学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他虽出生于富裕的家庭中 , 但他自幼即勤奋好学 , 绝无纨绔之气 。枫泾妙常庵是他常去读书的地方 , 留下了“蔡以台读书台”遗迹 。三友斋宅内的“蔡状元读书楼”也是因他奋发读书而闻名 。《石濑山房诗话》称他:“家素封 , 折节读书 , 入成均 , 名噪都下 , 俊京兆 , 试南宫 , 廷试皆第一 。”概括了他的读书精神和取得的成就 。经过不断地刻苦学习 , 他终于在会试、殿试中双获第一名 , 会状连元成为了历史佳话 。
二是生性耿直 。蔡以台生性耿直 , 淡泊名利 。《续修枫泾小志》称他:“生性耿直 , 不愿结交权势官宦 。平时著作大多不署名” 。而《光绪嘉善县志》亦称他:“家居不谒当事 , 不妄交游 。著述多不属草 。”蔡以台中状元后 , 循例授修撰 , 步入翰林 , 此时活络一点的人 , 仕途将是一片光明 。但他不会拍马屁巴结上司 , 不与结党营私者为伍 , 最终辞官而退 , 完全是其性格所致 。从他的诗:“白板岩扉负甲开 , 但无车马便蓬莱 。”“前人遗迹怆何在 , 衰柳披烟一钓台” , 可以看到他早已具有隐退之心 , 诗中真切反映了他的心态与人品 。在告假回乡奉养亲老期间 , 他也并未按官场潜规则去拜访当地的府县当政者 , 这些都表露出他不愿巴结权贵势力的气质 。
三是极尽孝道 。蔡以台受其父亲蔡维熊一生致力于慈善活动的影响很深 , 平生极尽孝道和崇尚慈善 。为了奉伺亲老 , 以孝为先 , 他宁可放弃仕途前程 , 先是告假返乡 , 继而不再复出 。尤其是当父亲故世后 , 为了尽孝竟哀毁过度以致得病身亡 , 其孝行为乡邻所钦佩和称颂 。
生性耿直 仕途短暂
蔡以台于乾隆九年(1744年)考中秀才(顺天副贡)后 , 曾考补景山教习 , 期满以知县用 , 这是他初入仕途的经历 。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考中状元后 , 即授修撰(从六品) , 掌修国史 , 此后进入辉煌的仕途阶段 。这时是他春风得意之际 , 仕途有望青云直上 。起初的确很顺利 ,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 被任分校顺天乡试;十月担任日讲起居注官 。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春 , 随乾隆皇帝驾幸五台 , 途中又被钦点为会试同考官 , (因随从在外 , 未及入闱) 。同年五月 , 上谕正式充任日讲起居注官 。短短几年 , 从修撰到担任日讲起居注官 , 还先后任分校顺天乡试和会试同考官 , 可见皇帝对他很满意 。况且日讲起居注官是皇帝身边的近臣 , 负责为皇帝讲史论经和记载日常起居 , 凡皇帝御门听政、朝会宴享、大祭祀、大典礼及谒陵、校猎、巡狩等都会随侍扈从 , 以日迅速升官本无问题 。但从《续修枫泾小志》写他“居乡不谒当道”一句即可看出 , 他不拘小节 , 不倚权贵的处事方式 , 这样性格的人是很难在仕途有所发展 。终于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 , 他不得已地以“亲老乞养归”为托辞 , 致仕回乡了 。可见 , 官至日讲起居注官之后 , 他就没有再升职 , 到了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后仕途便宣告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