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召群|河南好人丨从豆蔻到耄耋 八旬老人守护烈士墓七十余载

【 叶召群|河南好人丨从豆蔻到耄耋 八旬老人守护烈士墓七十余载】编者按:一群人温暖一座城。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指出,要持续举办“中国好人”网上评议和发布活动,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近年来,河南好人持续涌现,在全省、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人们持续热议的话题和广泛关注的焦点。2013年以来,河南省陆续评选出近1000名“河南好人”,他们身上体现了河南人侠肝义胆、勇于担当、扶危济困的精神气质,彰显着道德的光辉和人性的温暖。大河网联合河南文明网推出“河南好人”系列策划,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一群体,了解他们的故事,感受“好人”的力量!
大河网讯(政务采访人员 申华)"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信阳市商城县吴河乡范棋村86岁老人叶召群来到李绍福烈士墓前,跪在拜台上连磕3个头,随后起身一边擦拭着墓碑,一边哽咽着说道:“后天我就要去襄樊了,怕是好些天不能来看您了……”

叶召群|河南好人丨从豆蔻到耄耋 八旬老人守护烈士墓七十余载
文章插图
1935年出生的叶召群,已守护李绍福烈士墓七十余载。近日,她当选2021年上半年诚实守信类“河南好人”。
深山守墓:70余载不间断 烈士从此是亲人
1949年11月的一天,解放军某部营长李绍福牺牲于信阳市商城县范棋村的一场剿匪战斗中,村民将其安葬于双尖岭,目睹这一切的叶召群暗自起誓:烈士从此是亲人。自此,每隔一段时日,叶召群都会到李绍福的墓前,培土除草、扫灰掸尘。
叶召群育有四子一女。“不忘革命烈士的恩情,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虽没怎么读过书,但多少年来,叶召群始终这样教育着后人。儿女相继长大去襄阳发展,但叶召群却一次次拒绝儿女接她进城养老,守护烈士墓的使命在身,儿女们也渐渐理解了:母亲还有一个重要的“亲人”在村里。

叶召群|河南好人丨从豆蔻到耄耋 八旬老人守护烈士墓七十余载
文章插图
2008年的一天,叶召群在扫墓时发现,原先的烈士木质墓牌快烂了。此后,她每日奔波在商城县各部门,申请修缮烈士墓。在她的努力下,商城县有关部门安排专人将烈士木质墓牌换成了石质墓碑。2012年,墓前一大片山体滑坡,烈士墓又遭损坏,叶召群又踏上了重修烈士墓的“征程”。有人混淆自家老坟与烈士墓,叶召群多方找证人为烈士墓“正名”;她申请了14000元修缮款,钱不够了还拿出儿女给的养老钱;为了维修烈士墓,她积年累月往返于县城与乡村之间,不知跑了多少路。2012年8月1日,李绍福烈士墓终于修缮一新,叶召群激动得几度落泪。
义务宣讲:见证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战争硝烟已散尽,英雄故事永留传。在村里人看来,70余载漫长岁月,叶召群是李绍福烈士墓最忠实的守护者,也是李绍福烈士革命故事的“义务宣讲员”。在叶召群的带动下,每逢正月十五、清明、“七一”等节日,村里许多人也会来到烈士墓前瞻仰、拜祭。近几年,“李绍福烈士之墓”成为村小学的爱国主义教学点,越来越多的人为烈士驻足。而叶召群都会为前来瞻仰烈士的人讲述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那是双岭尖。”叶召群老人指着家附近的远山娓娓道来:1949年,匪首冯春波纠集一群乌合之众,开辟所谓的“敌后纵队”,在范棋村一带骚扰百姓,欺压良善。为发动群众剿匪反霸,驻扎在吴河乡的解放军某部营长李绍福带着一个营进驻范棋村,对峙双岭尖上的一帮匪徒。农历八月的一天早晨,天刚亮,村民们就听见远山枪声大作。时年15岁的叶召群听大人说,李营长带人剿匪去了。双岭尖易守难攻,灭匪何易!枪声持续了很久。噩耗随着稀落的枪声传来:李营长壮烈牺牲了!望着被战友抬回到邓家稻场的李绍福的遗体,叶召群泪眼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