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龙医团队系列报道①——麻醉科:"无声"的守护

有一群人
他们每天忙碌在“无影灯”下
很少能与“阳光”亲密接触
他们常常被人忽略
却甘心做好“幕后”的英雄
他们精益求精、团结拼搏
铸起一道“安全、无痛、舒适”的防线
……
今天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麻醉科|龙医团队系列报道①——麻醉科:"无声"的守护
文章插图
“你多大了?”“5岁。”“大妈抱着你打针好吗?大妈知道你最勇敢了。”
5岁孩子因疝气需行手术治疗,进入手术室后,麻醉科医务人员从家属手中牵过孩子的手,引领着他到手术间,为了帮助孩子克服对手术的恐惧,麻醉科主任王平玉将患者搂在臂弯里,耐心地安慰他、鼓励他。
“宝贝不怕,我们待会到那个小床上,睡一觉起来就好了……”
另外几间手术室里……

麻醉科|龙医团队系列报道①——麻醉科:"无声"的守护
文章插图
“大妈,接下来我要为您进行深静脉穿刺了,请您保持这个姿势,有不舒服的地方和我们说。”
“叔叔,接下来我们要帮您上心电监护,需要将您的衣服解开。”
“姐姐,接下来我们要为您打麻醉,有点痛,请您忍耐一下。”

麻醉科|龙医团队系列报道①——麻醉科:"无声"的守护
文章插图
暖心的关怀、细致的沟通,让冰冷的手术间充满了温暖,这些不曾被手术室外的人知晓的举动,早已成手术室的常态,而这群温暖的医生,是患者术前的“心理疏导者”、是术中的“疼痛消除者”,更是手术成功开展的“保驾护航者”,他们就是龙陵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团队。
麻醉并非简单“打一针”
如果把医院比作一艘航空母舰,外科相当于战斗机群,而麻醉科就是平台和甲板。一台手术的开展,麻醉科医生不仅要让患者“放心”地睡下去,“安全”地醒过来,同时还要保证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麻醉科|龙医团队系列报道①——麻醉科:"无声"的守护
文章插图
3号手术间是一位84岁的老奶奶,因股骨头坏死需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由于手术过程中需注入“骨水泥”,“骨水泥”进入人体后,可能会产生以低血压、心律失常、肺栓塞、甚至心脏骤停为表现的“骨水泥植入综合征”。为此,麻醉科团队做足了准备。
术前两天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量身定制”麻醉方案,手术当天为患者进行了心排量检测、有创动静脉压力检测、中心静脉穿刺,输液加温器、复温毯等周全措施。同时除颤仪、急救车等各种急救设备置于身旁随时待命。
“林哥,我们准备注入‘骨水泥’。”主刀医生王俊说道。“好!”麻醉师杨德林一边回答,一边紧盯所有监护仪,熟练操作各种麻醉设备,将患者血容量、血压等生命体征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几分钟过后,骨水泥注入完毕,二十分钟后,在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的通力配合下,所幸患者并未出现不良反应。

麻醉科|龙医团队系列报道①——麻醉科:"无声"的守护
文章插图
“我们麻醉师不仅要根据病人年龄、体重及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和手术情况确定麻醉方式、剂量,同时要全方位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麻醉血流动力学、麻醉深度、体温、二氧化碳结合率等,根据手术医生需求和患者的情况调整、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如果患者术中出现心脏骤停等意外情况,我们则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麻醉师杨德林说道。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在手术过程中,病情也是千变万化的。看似麻醉科医生只是“打一针”,实则背后的门道、风险远不止“打一针”这么简单。麻醉医师身负维护生命体征全部指标的重责,手握患者的生命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