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科特middo;帕森斯有着怎样的理论学说?有着怎样的成就( 二 )


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 , 社会系统为了保证其本身的存在、持续以及有效性 , 必须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 。在一般意义上 , 有4种必要功能:①适应(A) 。能够确保从环境获得系统所需要的资源 , 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 。②目标达成(G) 。能够制定该系统的目标和确立各种目标间的主次关系 , 并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 。③整合(I) 。能够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 。④潜在模式维系(L) 。能够维持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之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 , 以及处理行动者的内部紧张和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紧张问题 。这就是习称的AGIL功能模式 。为了充分满足这些功能 , 社会系统在组织上产生功能分化 , 由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意义上的模式托管系统分别执行适应、目标达成、整合与潜在模式维系这4种功能 。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 , 这4种功能要求在各层次的系统中都存在 。对行动系统来说 , 执行这4种功能的亚系统依次为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 。
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 , 在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 , 在社会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 , 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 , 形成社会系统的过程 。由于社会行动有着符号—文化的一面 , 这些输入—输出关系具有信息性质 , 基本的行动过程就带有沟通特点 。简单的输入—输出交换可以是直接的 , 但在比较复杂的系统里 , 则需要交换媒介 。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 , 金钱、权力、影响、义务就是一些交换媒介 。一般化了的媒介具有符号性质 。这些媒介在集体互动和个人互动中被使用 。通过交换 , 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 。
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 , 社会系统的各部分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交换的关系 , 使社会系统趋于均衡 。4种基本必要功能的满足 , 使系统得以保持稳定性 。当系统出现越轨和偏离常态的现象时 , 可通过系统本身的自动调节机制 , 使系统回复到新的正常状态 。
塔尔科特·帕森斯还提出了著名的5对模式变项:①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 。在与他人的关系中 , 行动者是按普遍的规则行事 , 还是按自己的某种特殊参照方式行事 。②成就表现与先赋性质 。在与他人的关系中 , 是注重他的效绩或能力方面 , 还是注重某些先赋性质 , 如性别、年龄、种族、种姓等 。③情感与非情感 。在与他人的关系中 , 是按满足当下情感的方式行事 , 还是在行事时保持情感的中立性 。④专门性与扩散性 。与他人的关系是限制在特定的具体范围里 , 还是处于宽泛的、不单一固定的范围里 。⑤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 。是注重自己的利益 , 还是注重自己所感知到的集体性需要 。在每一种社会关系中 , 行动者都要面临这些关系方式抉择 。第一、二对变项涉及行动者自己对他人的界定方式 , 第三、四对变项涉及行动者自己对他人的取向方式 。塔尔科特·帕森斯后来取消了第五对变项 。这些模式变项是分析工具 , 可用于人格、行动角色、组织、制度和总体社会的结构分析 , 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 , 以及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动态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