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代汉的神秘预言为什么曹丕当上了皇帝?( 二 )


其实这些都是骗人的小把戏,根本经不起用心的推敲 。比如,若是按照这种理论算的话,那么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晋封为魏王,次年又设天子旌旗,都不是“岁在大梁”,这又该作何解释呢?不过,人家苏林、董巴二位博士还有后招儿,这魏应受命为天子的另一个根据,正是他们从“纬书”中摘下来的两句话,并加以附会而成:
一、建安二十五年,是庚子年 。经典纬书《诗推度灾》中说:“庚,就是更换;子,就是此 。庚子就是要对眼下的政权进行更换 。”(“庚者,更也 。子者,兹也 。圣人制法天下治 。”)但这个根据也实在有些勉强,六十年就是一个甲子,难道每隔六十年就要“更兹”一次吗?
二、《诗推度灾》又曰:“王者布德于子,治成于丑 。”这是说今年天更命以圣人制治天下,布德于民也 。这个说服力也不够强,因为并没有指明这“圣人”是谁 。所以曹丕还是觉得时机不够成熟 。
在这之后不久,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一同上表说:“魏应当取代汉,已被图纬所证,而且例子很多 。”群臣于是趁势上表劝说魏王曹丕顺应天命人心,但是这个曹丕还是端着架子不批准 。他得先让李伏、许芝等人把证据都摆好 。
这样,精心准备了良久、已经胸有成竹的许芝就为曹丕摆出七条他应代汉的有力证据:
魏文帝曹丕像,出自《图像三国志》 。第一,当时风传有凤凰、黄龙、麒麟等“祥瑞”出现,而经典《易传》即《易纬》中就说:“上下流通圣贤昌,阙应帝德凤凰翔,万民喜乐无咎殃”、“圣人受命,阙应凤凰下,天子虏”、“黄龙见,天灾将至,天子绌,圣人出 。”(《宋书?符瑞志》)也就是说“祥瑞”一出,正是改朝换代之契机 。
第二,经典纬书《春秋玉版谶》中说:“代赤者魏公子”,魏公自然就是指曹操,他的儿子自然就是指曹丕,而“赤”者正是指汉,因为汉高祖自称是赤帝的儿子 。
第三,经典纬书《春秋佐助期》中说:“汉以许昌失天下 。”
第四,《春秋佐助期》还说:“汉以蒙孙亡”,汉朝到了“蒙孙”时就要亡了 。汉朝传了二十四帝,现在的献帝早已(被他曹氏父子折腾得)昏昏蒙蒙、糊里糊涂了,所以合该着灭亡 。
网络配图
第五,经典纬书《孝经中黄谶》中说:“日载东,纪光火 。不横一,圣明聪 。四百之外,易姓而王 。天下归功致天平 。”这“日载东”,隶书中“日”字上有两个“东”字,也就是“曹”字;而“不横一”,即是个“丕”字,这已经把曹丕名字都写明白了 。而且,汉朝国运已经四百年了,该是“易姓而王”的时候了 。
第六,经典纬书《易运期》中说:“言居东,西有午,两日并光居日下 。其为主,反为辅,五八四十,黄气受,真人出 。”“言居东,西有午”是“许”字,“两日并光居日下”就是“昌”字,这就说明汉朝到了建都许昌就该亡了 。而魏受土德,气色为黄,曹丕就是要受命的圣人 。
第七,《易运期》还说:“鬼在山,禾女运,王天下 。”“鬼在山,禾女运”,就是“魏”字,这就是说曹魏要“王天下” 。
如此言之凿凿,让曹丕再也无话可说了 。时机总算是成熟了,于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十三日,汉献帝在高祖庙祭祀,然后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正式禅位于魏 。魏王曹丕又三次假惺惺地上书推辞后,才在繁阳设坛为最后的时刻做准备 。二十九日,曹丕正式登坛接受玺绶,即皇帝位,燃火祭天地、山川,改国号、年号,并大赦天下 。
折腾了大半天,曹丕这个大舅哥终于如愿以偿地将汉献帝这个妹夫赶下了台,他自己成了“魏文帝”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曹丕的妹妹也就是汉献帝的皇后,憎恶父亲和哥哥的行为,尤其是怨恨他们拿自己做政治的牺牲品 。所以当曹丕派人向她索取玉玺时,她拒绝了好多次,实在无可奈何时,她竟当着使者的面大骂哥哥,并将玉玺抛掷于地,涕泪满面地说:“老天一定不会保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