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队|阳江籍医生林志光勇敢逆行,跨越半个地球援非

今年是中国首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派遣50周年。50年来,一批批由广东派遣的医疗队员牢记党和祖国的重托,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服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新冠肺炎疫情在当地发生之时,派遣医疗队也未中断。
今年1月12日,中国第31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接过“接力棒”,逆行出征,执行为期一年半的援外医疗任务,这其中就有阳江人林志光的身影。如今,援外医疗工作过半,林志光在当地的工作生活如何?采访人员通过语音连线的方式进行了采访。
■ 阳江日报采访人员/张 影
主动请缨踏上援非之路
中国第31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队员来自中山全市9家公立医院,经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挑选而来。去年3月,中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林志光在收到援赤道几内亚的招募通知时,抱着热忱第一时间报了名,并成功成为援非医疗队的一员。
前行者的足迹就是后来人的方向。13年前,林志光参加工作,带他的第一位老师正是20年前中山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麻醉科医生周晓。“援非就像中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的光荣传统,在周老师之前,我们科室也有前辈参加援助赤道几内亚,他们的经历和精神犹如一颗种子深植于我的心中,激励我沿着前辈们的足迹前行。”林志光说。
在赤道几内亚,艾滋病、肺结核、梅毒等传染病很常见,加上当地疫情形势严峻,这让林志光的父母不舍和担忧,但他们并没有阻拦。“援非是件有意义、很光荣的事情,对自己的人生来说是一个很棒的经历,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林志光回忆,抵达赤道几内亚不久,他便收到了8岁女儿的卡片,并回信勉励女儿。
“亲爱的爸爸,我很想你,不过我还是支持你……”“亲爱的宝贝,爸爸希望你也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路!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和道路,并坚持一生……”父女俩的文字里寄托着满满的爱与希望。
克服困难弘扬“援外精神”
尽管在出国前进行了综合培训学习,也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当林志光踏上赤道几内亚这片土地时,很多实际情况还是令他始料不及。“来之前集中学了半年的西班牙语,但刚来时与当地群众交流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磨合了近2个月才适应。”不仅如此,抵达赤道几内亚不久,不明原因的膝盖疼痛反复折磨了林志光一个多月。
赤道几内亚的疫情形势一直比较严峻,目前仍在实施宵禁。由于当地核酸检测能力不足、医院没有预检分诊能力,每个患者都有可能是感染者,医院几乎处处都是“高风险区”,加上当地传染病很常见,医疗人员的暴露风险极高。“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面对严峻考验,林志光和队友们用行动书写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
当地医疗条件的落后和百姓的贫穷程度也让林志光忧心不已。“我所驻点的马拉博医院在当地算比较好的医院,但却没有ICU,没有CT等设备,药品也很缺乏,很多人因贫穷、缺医少药得不到及时救治,有些甚至失去了生命,令人痛心。”让林志光印象颇为深刻的是一名七八岁的小女孩因车祸致左腿骨折,但由于家里没钱看病而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导致左下肢坏死,且引发了感染性休克,最后在全麻下切除坏死的左腿。这让林志光感到医疗援助工作的非凡意义和重大责任,也让他认识到赤几民众对医疗救助需求的迫切。
倾心用情尽显医者仁心
“我能为当地居民做些什么?我还能做些什么?”在赤道几内亚,看着受病痛折磨的当地居民,林志光一遍遍问自己。
工作中,细心的林志光发现很多患者外科手术后,依然遗留手术区域明显疼痛,伴随功能障碍,困扰着患者。“除了做好一个麻醉科医生,也想发挥自己作为疼痛科医生的能力,缓解当地居民的疼痛问题。”为此,林志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见缝插针为赤道几内亚患者及华侨同胞进行中医治疗。由于没有专门的诊室,林志光很多时候是在走廊为疼痛病患者检查治疗。慢慢地,“有疼痛问题找中国医生”便在当地传开,林志光的疼痛病患者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