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趣闻:他们为何抢着将女儿嫁给这七十老头?( 二 )


有时年龄也是可以不考虑的 。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他并未拒绝,而是作了一首绝句“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 。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
高官抢状元女婿捷足先登
现实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而且“捉婿”成功者不少是政府中的高官 。宋真宗时,范令孙登甲科,当时的宰相王旦立刻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即使品质有问题也是可以忽略的 。还是真宗时,有一个叫高清的进士,人品和声誉都很差,但是他刚登科,宰相寇准就马上把兄弟的女儿嫁给了他 。不仅如此,这位寇氏死后,宰相李沆又以自己的女儿做了高清的继室 。当时就有人形容这些既登科又娶宰相女的人是“天子门生宰相婿” 。不过,宋代的及第士人中也有不少不媚权势者 。高宗时著名的“六贼”之一的蔡京就曾在“榜下捉婿”方面受挫,他曾想把女儿嫁给刚登进士第的傅察,傅察却以沉默来抗拒 。
为了笼络住自己中意的对象,有权势、家财丰厚者还会以钱财或仕途前景作诱饵来引诱士人上钩 。宋仁宗时,颇得仁宗宠爱的张贵妃的叔父张尧佐看中了刚及第的冯京,就派人把他拖到家中,并冒称是皇帝的旨意,还摆出了丰厚的嫁妆,而冯京只是“笑不视,力辞” 。“六贼”中的另一位朱勔在洪皓等待第三轮考试——殿试时就要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洪皓谢绝了他 。登第后,朱勔再次向洪皓请婚,而且送给他大量的钱财,并许以显官,不过洪皓依旧是坚决拒绝了这门婚事 。
当时还流行一种给男方的所谓的“系捉钱”,为钓到“进士婿”,有的富商甚至会拿出千余缗的“系捉钱”来诱惑,自愿上钩者亦有不少 。当时就有官员严厉地批评这种“论财娶妻”的登科进士道“市井驵侩出捐千金,则贸贸而来,安以就之 。名挂仕版,身被命服,不顾廉耻,自为得计,玷辱恩命,亏损名节,莫甚于此”,并进而论断这种人是“天资悲陋,标置不高”,而且指出刚及第释褐就做出此种“污行”,以后踏上仕旅肯定也会是贪赃枉法之徒 。
“榜下捉婿”其实也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即宋代的婚姻观念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从魏晋南北朝、隋至唐中期,由于门阀制度盛行,婚姻对象的选择是有着严格的门第限制的 。到唐中后期门开始衰落,经历五代,到宋代,门第观念已经淡薄 。上述故事中提到两个择婚的标准,一个是个人才能,一个就是钱财,而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则与宋代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而,对于宋代此种婚姻观念的评价应该辩证地看,较之前代的门第婚而言,宋代的婚姻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的进步,不过对于后世的论财婚而言也可谓是一种滥觞 。
【科举趣闻:他们为何抢着将女儿嫁给这七十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