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动?尘封了13年的秘密,只为那不变的情怀|特别策划 | 情怀

文/图半岛全媒体首席采访人员王永端

寻·动?尘封了13年的秘密,只为那不变的情怀|特别策划 | 情怀
文章插图
冰天雪地里,58岁的田会禹无偿雕刻636块革命烈士墓碑
寒潮突袭,11月9日,莱西市马连庄镇田家村的田会禹从老家赶到莱西市区为孩子送过冬棉被。在返家途经莱西市革命烈士陵园门前时,他不自觉地走进了陵园的大门。
“这里有我的印记,”田会禹说,“这些印记已经成了我心底的牵挂。”
田会禹所说的“印记”,是烈士陵园的636块墓碑。58岁的他,怎会与636块墓碑“搭”上关系?他说,在4个月里将亲笔书写、亲自雕刻的11.44万字留在墓碑上,让后人了解烈士生平,只为“不变的信念与情怀”;他说,青岛多部门启动烈士寻亲,他不能为烈士寻亲,但在墓碑上能为烈士刻下名字和生平,很知足。

寻·动?尘封了13年的秘密,只为那不变的情怀|特别策划 | 情怀
文章插图
没人知道这个墓碑出自田会禹之手
“烈士牺牲时,我还没出生”
我来为革命烈士刻碑,不要钱!你们不用笑,我说的不要钱是真的。这些烈士牺牲时,我还没有出生,我觉得有必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时间回到13年前。
2008年11月,天气同样格外寒冷。这年11月,莱西革命烈士陵园突然向外界发布了一条招标公告,公告称烈士陵园有636块革命烈士墓碑需要人工雕刻,特向社会公开召集能工巧匠。
“当时那个招标公告称,招标人除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墓碑的人工雕刻之外,还必须得用魏碑字体书写雕刻。”田会禹说。
人工雕刻、魏碑字体,这些基本条件对田会禹而言都不是问题。时年45岁的他,练习书法已近40年,除了自小跟随爷爷和父辈练字之外,多年里,他还掌握了一门绝活:可将自己的字体手工雕刻在石头上。

寻·动?尘封了13年的秘密,只为那不变的情怀|特别策划 | 情怀
文章插图
将自己的书法雕刻在石头上已经成了田会禹的绝活
将自己写的字体雕刻在石头上,这样集“刚”“柔”于一身的人,身手肯定了得。所以,当时他与一些投标企业一样,赶到了烈士陵园,跃跃欲试。
“当时我赶到烈士陵园时,烈士陵园见我是一个人来投标,感觉很惊讶。”田会禹说,这样一个大工程,来者一般是雕刻厂家,而他却是独自一人来这里承揽这项工程的。
当众厂家使出浑身解数向革命烈士陵园的管理方展示自我优势,并抛出雕刻636块烈士墓碑的底价时,人群中的田会禹突然喊了一句:“我来为革命烈士刻碑,不要钱!”
这突然传来的清脆声音,让所有人的目光瞄向了他。
“当时有人惊异,甚至还有人哄笑。”田会禹说,“这些哄笑的人可能以为我是在说疯话,‘不要钱’,不是疯话是什么!”
看见眼前的人哄笑,田会禹在众人面前大声喊起来:“你们不用笑,我说的不要钱是真的。”
殊不知,他这话让更多的人笑了起来。
这场公开的投标会结束在哄笑声中。投标会结束后,手中没带任何资料的田会禹来到了陵园管理办公室。
“当时接待我的是刘建义主任和李言胜副主任。”田会禹说,当两名主任笑着问他为何开玩笑说不要钱时,他一本正经地告诉俩主任:“真不要钱。”
“当时两位主任在我面前也笑了。”田会禹说,“他们真不相信我不要钱。”
“这些烈士牺牲时,我还没有出生,我觉得有必要为他们做点什么。”在两位主任面前,田会禹一脸严肃地说。听到这话,两位主任的表情肃然起敬。其中,一位主任还对田会禹说了一句“你爱国的心很大”。
“傻子才会做这种事!”
没有这些烈士,哪有我们的今天?我有技能将他们的名字刻在烈士的墓碑上,让世人记住他们,是我的荣耀,我为何要钱?所以我不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