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杂费|每月只花400却资助4名孩子的清华贫困生:因没钱而缺席班级聚会是我最大遗憾

近日,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引发关注。
文中提到,在获得资助的同时,他也会定期给那些给予他帮助的企业和组织送上一封手写信。此后的日子里,通过兼职有了稳定的收入,也获得了保研资格……
他当年入学时奖学金和助学金共计 13000 余元,扣除学杂费,一年可支配的资金只有 6500 元。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开支计划,每个月只能花 400 元。同学吃西瓜喝饮料时,他都是咽咽口水,默默喝水;在食堂里想办法用最少的钱吃到最可口的饭菜;无法承担班级出游花销,错过了和同学的合照 ……
然而,从研一开始,他却每个学期拿出 3200 元,资助了 4 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一学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每学期回家时,他也会去看看这些孩子,给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
文末,他说“想照亮哪怕一个人”,希望未来有一天,能像清华的校友一样成立基金会,去真正做一些实事。
以下是这位同学的自述:
【大学四年的火车票不及北京往返上海的高铁】
我来自单亲家庭,家里是困难户。从上大学起,家里就拿不出一分钱了,5000 元的学费,750 的住宿费,这些在 7 年前,我刚上大学的时候,都是天文数字。
你们知道 T35 吗?我很感谢这趟列车,它至今都在,这是唯一一辆从安徽到北京,依然有硬座的白皮列车。是的,就是比动组便宜一半,速度 120 的最普通的空调列车,你们可能都没坐过这种了吧。
它的硬座票价是 140,卧铺和动组硬座一个价是 280,高铁是 560。我每次都是用学生票 70 块钱,坐一宿回家。这张票很难买,更多的时候,是拿一个小马达,席地而坐,看一宿书也就到家了。
我大学四年的所有火车票的价钱加起来,都不如北京到上海来回一趟的高铁。
【每个月只能花 400 元,买不起西瓜默默咽口水】
我给自己的任务就是花一半的钱,留下一半的钱买电脑,买必须要用的电子设备。3200 元分到 8 个月,一个月就是 400 元。我在大一入学的时候给自己算了这样一笔账,我知道,我每个月只能花 400 元。
还记得,刚军训的时候,中午解散以后,大家去食堂吃饭,排得最多的人的地方是哪知道吗?是饮料窗口和西瓜窗口。我看到大家吃西瓜,我都是咽咽口水,默默地喝水瓶里的水,心静自然凉。每天 10 元的伙食费,你们是不是很诧异?
早饭:0.4 元的碗豆浆,2 个 2 毛 5 的小包子,1 个鸡蛋;或者 1 个 4 毛的油条,1 个鸡蛋。包子在老清芬有,现在已经没了;4 毛的油条和碗豆浆,都在听涛。听涛是我本科最常去的食堂。
午饭:4 两的米饭 9 毛,在听涛的话,我就要香锅旁边那些肉菜,可以打半份的!有一道甜甜的排骨土豆,只要 3.5 元。还帯粘稠的汤,我把汤伴在饭里,西里咕噜地吃掉,真的很香。
晚饭:4 两的米饭 9 毛,紫荆 2 楼的素菜窗口你们知道吗,只要 5 毛 -1 元钱,有四样菜,白菜、豆腐、白萝ト丝、豆芽菜。我每次换一个菜,特意让师傅来点汤,就着米饭。你们问我为什么吃这么多米饭,因为不吃真的很饿。
【最大的遗憾是没参加班级聚会】
你问我有没有遗憾?我有,我有一个至今都耿耿于怀的遗憾。
我们班级在第一次组织大家出去玩的时候,所有的花销我提前问了ー下,大约人均 150。我那时候真的没有这些钱,花不起,就撒谎说自己有事,也就没有去。所以,我们班级的纪念册里,第一次出游的照片没有我,这是我本科四年最大的遗憾。
学弟学妹们,你们明明有好多机会和班级在一起。班委们,你们明明可以组织大家团建,却因为一点点小事就抛之脑后,等你们毕业了,可能就会发现,多复习一天,多看一天书,和失去一段回忆比起来简直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