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后,为什么大批文臣武将降清,而不是归附南明或大顺

1644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 。就在这一年 , 延续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走到了尽头 。与此同时 , 中国又出现了三股主要势力逐鹿中原的情况 , 这三股势力分别是:大清政权、大顺政权 , 以及南明弘光政权 。
大清政权也就是后来的清朝 , 这个大家想必都非常了解 。大顺政权由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所创建 , 虽然起初大家都视李自成和他的军队为“闯贼”、“流寇” 。但到了1644年的时候 , 人们的印象已经普遍改变 。许多人都开始承认李自成将是未来新王朝的统治者 , 这一点从当时大批官绅归附到大顺政权中就可以看出 。南明弘光政权是明朝崇祯皇帝殉国后 , 明朝宗室和遗臣们在留都南京建立的政权 , 弘光皇帝朱由崧是万历皇帝之孙、崇祯皇帝的堂兄 。因此在当时人们眼中 , 南明自然是最为正统的政权 。
从以往的历史经验来看 , 这种群雄割据的局面往往要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可是这次却不一样 , 仅仅过了一年时间 , 清军就以锐不可当之势 , 相继攻灭大顺政权和南明弘光政权 , 统一了大半个中国 。清军入关之时 , 所率兵力仅有十万余人 , 为何能进展如此神速呢?究其原因并非满清八旗军天下无敌 , 而是因为许多原来侍奉明朝的文臣武将纷纷率领本部兵马降清 , 极大扩充了满清的实力 , 以至于让清军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 , 兵力反而越来越多 。那么问题来了 , 为什么这些明朝的文臣武将不去归附南明 , 或是归附大顺 , 而非得去向清廷投降呢?
从个人感情上来说 , 这些文臣武将无疑对南明政权最难以割舍的 , 毕竟他们个个都世受皇恩 。退而求其次的话 , 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也可以接受 , 因为改朝换代在中国历史上并非稀罕事 , 从个人和家族利益上来考虑 , 给大明朝老朱家打工和给大顺朝老李家打工 , 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至于归降大清政权 , 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当时明朝人都称呼满人为“建虏”、“鞑子” , 在他们心目中 , 满清就是由一群孔武有力 , 不懂礼数的蛮夷组成的原始政权 。投降满清 , 那就相当于成为“鞑子”的奴隶 , 这是何等的屈辱 , 对当时明朝人来说 , 简直无法想象 。可事实上却是 , 成批的文臣武将投向了满清 ,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原来 , 在1644年初 , 李自成率军攻打北京的时候 , 官绅们眼看国家即将易姓改号 , 于是纷纷改换门庭加入到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中 。明末史学家谈迁在他的著作《国榷》中用八个字形容当时的情景是:“衣冠介胄 , 叛降如云” 。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 , 李自成在攻下北京后 , 为了解决军饷问题 , 竟下令对官绅追赃助饷 , 也就是强迫大家交出银子 , 没交纳规定额度的银子就要被严刑拷打 , 活活打死者不在少数 。官绅们放弃名节 , 改投到李自成阵营中原本是为了保全个人和家族的利益 , 结果遭遇追赃助饷 , 不仅名声尽毁 , 甚至连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 。一位身陷北京的明朝官员在绝望中愤慨地说道:“是岂兴朝之新政哉 , 依然流贼而已矣 。”
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追赃助饷后 , 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原来明朝官绅阶层成了势不两立的群体 , 很多人都想尽办法逃往南方 。可是 , 当逃到南方的官绅们抵达南京后 , 等待他们的不是南明朝廷的热烈欢迎 , 而是权臣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掀起的“顺案”审查 。所谓“顺案”就是指李自成攻下北京后 , 被嫌疑有过变节行为的明朝官绅 。马、阮等人利用“顺案”疯狂迫害自己的政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