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玄奘:偷渡出国路上竟遭徒弟抛弃( 二 )


真实的玄奘具有坚定的勇气和过人的胆识,完全和小说中胆小怕事的唐僧不同 。
玄奘的西方行历程虽没有九九八十一难,却也危机重重,多次险些被抓,但他最终都能顺利过关 。
玄奘到达凉州(今甘肃武威)地界时,住了一个多月,为当地僧众祭坛说法,很受欢迎 。凉州是甘肃河西走廊的一个大都会,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 。当时为防备颉利可汗的突厥军队侵扰,凉州都督李大亮接到朝廷圣旨:封锁边关,禁止人员西行 。当玄奘打算继续西行时,凉州守关官兵不敢自作主张开关放行,只好先行呈报李大亮定夺 。李大亮知道玄奘的名声,让部下转达他的命令:不许西行取经,立即回京 。
玄奘顿时陷入进退两难境地 。也许天无绝人之路,凉州有一位叫慧威的和尚帮了他 。慧威是河西一带的佛门领袖,很有权威 。慧威得知李大亮的限令后,决定帮助玄奘 。他派了慧琳、道整两个弟子护送玄奘偷偷出关 。白天官兵防守甚严,无法出关,于是他们夜半更深时找个无人处顺着绳索偷偷出城 。
玄奘在慧琳、道整两个和尚的护送下,一路上风餐露宿,昼伏夜行,几日后到达瓜州(今安西) 。瓜州刺史独孤达敬重佛法,听说玄奘法师来到,热情款待 。此时凉州都督李大亮追访玄奘的公文很快也跟来了 。他们对玄奘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一个叫李昌的官员私下将公文拿给玄奘看,并问道:“法师是不是此人?”玄奘迟疑着不敢作答 。李昌又说:“请法师说实话,如果你就是玄奘,我为你想办法 。”玄奘只得如实相告 。知道实情的李昌为玄奘的行动和精神所感动,当着玄奘的面撕掉文书,让他尽快动身 。离开瓜州后,他为了避开官府的盘查,不敢公然行官道,却又必须依傍官道,以免遭迷路,但随时有遇到官兵的危险 。
在瓜州以前,玄奘虽然也遇到了困难,但基本上还算是一路顺利 。从瓜州开始,直到伊吾(今新疆哈密)之间的九百里旅途,才是玄奘西行求经最为艰难的一段 。
网络配图
瓜州最大的自然特点是沙漠和大风 。玄奘告别李昌后,景况就很不妙了 。首先,他来时所骑的马死了,从凉州来的两个僧人也相继离他而去,再加上前路艰难,没有人愿意冒险给他带路,玄奘心里一片忧虑 。就在这时,有个胡人石磐陀愿意与他同行 。可是这胡人并非忠实的路伴,进入沙漠后,因为畏惧,中途丢下玄奘,回去了 。无奈,玄奘只好一个人硬着头皮偷偷穿越五个烽燧,进入了八百里大沙漠——莫贺延碛大沙漠 。在穿越中,他差点儿被守护的士兵射中 。进入沙漠后,虽然没有官兵的威胁,但来自大自然的危险更恐怖 。沙漠中独特的海市蜃楼现象,犹如鬼魅魔影,时时缠绕着玄奘,而遮天的大漠风沙不时从他身边裹挟而过 。此时,唯一的水囊又不幸失手掉在地上,水洒得一滴不剩 。玄奘想到了退却,并且真的退却了 。他往回走了十多里,但最终又折回头,向西而去 。五天后,在没有水又迷了路的情况下,玄奘奇迹般地走出了沙漠,到达西域第一站——伊吾,又过数日,到了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 。
【历史上的玄奘:偷渡出国路上竟遭徒弟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