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的传奇人生( 二 )


江希张10岁前后的著作,还有《孔子发微》、《道德经白话解说》等 。那套《四书白话解说》丛书,全套有十四册,编著时耗费大量人力 。其中,有一半的工作量系江希张个人承担,另一半则由师兄周乐三等若干人员分工合作 。此书印有:“教育部审定准任学校随便使用”;“内务部嘉奖批谓:发先哲遗言,足裨人间世道” 。一时《四书白话解说》风行全国,发行量数以百万计 。康有为看了此书曾写信勉励江希张,说他“堪称民国第一神童”;“今之项橐” 。康有为还专门为此书题词:“后生先觉” 。此后,康有为把江希张收为弟子 。江希张和师兄徐悲鸿同时住在康有为的上海寓所受教 。
20岁赴法勤工俭学
江希张自12岁之后,学习旨趣转向自然科学 。山东督军兼省长田中玉,安排江希张去山东泰安新创办的萃英中学接受现代教育 。江希张在萃英中学学习两年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保送至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前期的北京汇文大学预科,成为这所名牌大学的著名校友 。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江希张20岁,他得到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机会,进入巴黎大学攻读化学专业 。江希张无论上课听讲、实验,都比法国同学更加用心;各门功课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江希张的刻苦努力和聪明才智,受到法国师生的赞扬 。在法国留学生的一次聚会上,江希张认识了我国女留学生宋以莲 。宋以莲早在国内就听说江希张的“神童”佳话,此刻又见他一表人才,遂动了爱心 。而江希张也被宋以莲的端庄、美丽和其优秀的钢琴造诣所感动 。两人经过三个月的亲密交往,在巴黎结婚 。
宋以莲的父亲时任中华民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江希张遵照岳父的意见,考上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深造,毕业后赴澳大利亚任外交官,和岳父一家团聚 。江希张在澳大利亚工作了一年,由于水土不服,辞别岳父回国 。
抗战期间赴南非谋生
江希张、宋以莲伉俪回国后定居青岛,依靠丰厚的著作版权款项为生 。宋以莲一度在当时设在青岛的山东大学教授音乐课程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江希张和宋以莲迁居北京 。宋以莲到了北京,做过私人钢琴教师 。江希张在宋以莲的尽心支持下,致力于重写全套《四书白话解说》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江希张完成《四书新编》的写作任务,广为发行,两年内印行14版 。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江希张放弃了关于儒家五部经典《易》、《书》、《诗》、《礼》、《春秋》的《五经新编》写作计划,同宋以莲逃难到广州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江希张只身去南非谋生,曾在约翰内斯堡利一家报馆工作 。直到抗战胜利,江希张才离开南非回国 。这时候,宋以莲已病逝5年 。江希张在上海就业,被一家化工厂聘为工程师 。上世纪40年代末,江希张因工作劳累病倒 。他入住医院治疗期间,结识主治医生郭毓环 。郭毓环,20岁,复旦大学医科毕业,亲友们为他俩选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好日子,1949年10月1日于上海举行婚礼 。
学贯中西的美誉
江希张热爱祖国,他对乡亲们说过:“地球上有七大洲,我除了南极以外,曾经涉足六大洲 。见过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花花绿绿世界,亦见过尚未发达的贫穷落后、饿殍遍地的所谓第三世界;见过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亦见过无家可归、沿街行乞的人群 。我深深知道,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比得上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经济封锁,国内不少工厂原料匮乏严重影响生产 。这时,江希张在报刊上接连发表十几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建议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取代进口原料保证生产 。江希张的建议立即被有关方面采纳,先后把他调到中国化工原料公司、上海轻工业设计院担任总工程师,一直工作到离休 。其间,“文革”浩劫曾把江希张打成牛鬼蛇神,开批斗会常常罚跪,给他的腿部造成残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