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六旬夫妻做扫把 50年做了33万把

十一月的初冬,山谷里暖阳四溢,彩虹般的阳光散落在木质小屋外,龙西乡庄屋村69岁的叶小朋和68岁的妻子李赛琴正在忙碌地做着扫把。

毛竹|六旬夫妻做扫把 50年做了33万把
文章插图

【 毛竹|六旬夫妻做扫把 50年做了33万把】叶小朋夫妻。
叶小朋和李赛琴50年做了33万把扫把,靠着这门手艺,他们培养了三个孩子:一位是校长,一位是老师,一位是护士;他们的孙辈更是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高材生。村民都说,这两位老人做扫把做到让亲朋邻里羡慕。
如今,他们家中还保留着30多年前用来运送扫把的三轮车。如果说,以前做扫把很辛苦,现在两位老人则认为是:这是一件快乐的事。
配合
在木屋内,烟雾缭绕,丈夫俯身用火熏毛竹上的叶子,熏完一把,麻利地抛给屋外的妻子。穿着花衣服的妻子则坐在小木椅子上,用双脚一圈圈滚动地踩踏毛竹,然后用双手来回搓毛竹上的叶子,将其化成粉末……叶小朋和李赛琴夫妻俩的动作利索极了,一点也不像年近七旬的老人家。
叶小朋20多岁时,自学做扫把。“当时看着父亲做簸箕,我也跟着琢磨。因为别的事情不会做,我就想着:学一样精一样,要把扫把做得既好看又耐用。”叶小朋说。
以前,他们住在山上;20多年前,他们搬到了山下。但叶小朋和妻子很怀念山上的日子。昨日,他们再一次上山砍毛竹。清晨6时许出发,傍晚4时许下山。叶小朋在山中找寻竹子时可谓“火眼金睛”。
落日时分,叶小朋将砍下来的竹子捆绑好,夫妻背下山。“丈夫背50公斤,我背25公斤,间隔三四天上一次山,我们的体力真的是很棒。”李赛琴笑着说。

毛竹|六旬夫妻做扫把 50年做了33万把
文章插图

夫妻俩做的扫把。
叶小朋说,做扫把很费事、费力。每天6时许,他们就开始做扫把,一天做10个小时。采伐回来的小竹竿毛需要晾晒、去除干叶子、捆绑,然后才能用火熏,一般需要用火熏两次。做扫把用火熏的时候需要掌握好火候,一天两个人互相配合,可以做30把。
值得
与扫把有关,有苦有乐。叶小朋和李赛琴说,这辈子很值得。
上世纪90年代,他们的大儿子在乐清市区读书,叶小朋和妻子就住到了市区,但依旧做扫把,养家糊口,为儿子赚学费。那8年来,叶小朋夜里做扫把到10时许,白天骑着装满扫把的三轮车,满大街的叫卖一天。当时,大儿子放学也会搭把手做扫把。如今,这辆用500元购买的三轮车还停放在家门口,成为村民出行时的工具。李赛琴感慨,这辆三轮车承载太多往事,舍不得扔掉。
“我们夫妻没有文化,就会做扫把,只会跟孩子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以后有更好的工作。孩子上学时,我们做的扫把卖两元钱一把。为了三个孩子,我们真的夜以继日地在做扫把,一年赚两三万元。”叶小朋说,“孩子们看到我们这么辛苦,特别争气、自律。”
讲究
“捆绑毛竹有讲究,前面长后面短,里面长外面短。捆绑的白色包装绳大概需要5米长 ,每一条都要很均匀。为了让扫把更耐用,他们将秸秆插放在毛竹里一起捆绑,增加牢固度。”叶小朋说,扫把做的好和不好是有区别的,做的好的扫把,结实牢固,几个月都不会坏掉,他们做的扫把,三个月都不会坏。
在小木屋内,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扫把,大的有一米八长,小的一米多一点。他们做的扫把分两种,一种是毛竹扫把,一种是观音草扫把。毛竹扫把较坚硬,比较适合清扫硬路面。观音草扫把比较柔软,外形更加好看,适合清扫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