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温暖一座城|情怀 | 服务站

随着寒冬的来临,68岁的王婉贞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她穿起志愿者马甲,奔走在浙江岱山这座海岛的大街小巷,协助街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看望低保老人、结对困难家庭、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浙江省岱山阳光敬老志愿服务站负责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王婉贞的爱心足迹遍布了岛城的每个角落。
王婉贞曾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十九年前的一天,她开车经过公交站,看见一位老伯正提着大包小包等车,便主动以公交车的价格招呼老伯上车。通过与老伯聊天,她得知老伯的儿子去世、儿媳改嫁,只有他和老伴带着一个孙女生活……
两天后,王婉贞和女儿一起,带着200元钱和一些生活用品来到了老伯家。“我至今都记得老人热泪盈眶的样子,他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儿地感谢。我只是出了一份小小的力,却能温暖他人,那一刻我决定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说起这件往事,王婉贞十分动容。
带着这样一颗火热的心,2009年,王婉贞组建了舟山市第一支出租车爱心车队,专门为特残、特困、敬老院免费服务。2010年,王婉贞组织了阳光敬老志愿服务站,带领服务站的志愿者们为岛城的孤寡老人、残疾人义务开展送温暖活动。2015年,王婉贞创立岱山首家爱心中转站,义务将捐赠物资送到贫困地区,搭建起爱心人士与社会困难群体之间的爱心桥梁。
【 用爱心温暖一座城|情怀 | 服务站】“如风雪中送炭,似寒冬里暖阳。”王婉贞的家里,挂着这样一面锦旗。这面锦旗来自岛城的一对父女。2012年底,来自江西的岱山媳妇欧阳海霞病重,决定捐献眼角膜,王婉贞全程陪同照顾。欧阳海霞逝世后,她年仅4岁的女儿瑜琼成了王婉贞的牵挂。多年来,王婉贞和她的志愿者团队不仅给了孩子物质上的帮扶,更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予以关心爱护。如今,瑜琼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就像妈妈一样,给我带来了温暖与爱。”提起王婉贞,瑜琼满心感激。
“真情调解伸援手,排忧解难暖人心。”这面锦旗来自一名保洁人员。去年11月,保洁员金大娘因为崴伤脚而被物业辞退,无奈之下,她找到了王婉贞,希望这位“爱心大姐”能够帮自己拿到补偿金。
那时,王婉贞刚从上海做完子宫切除手术,亲朋好友都劝她:“你现在需要在家静养,就不要管这件事了。”
得知金大娘生活困难、急需用钱的情况后,王婉贞还是忍着身体的疼痛来到了物业公司,帮金大娘争取补偿金。但一时半会儿,双方之间的矛盾难以调解,王婉贞又多次将双方叫到家里,倚在床头继续给他们做工作。
看着王婉贞为自己忍受着痛苦,金大娘红了眼圈,多次表示:“算了,算了,你还是好好休养吧,我不要补偿金了。”但金大娘的丈夫同样因伤在家不能劳作,一家人生活拮据,一句“算了”怎能让她熬过生活的那道坎?王婉贞还是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金大娘争取补偿。
最终,物业公司也被这位“爱心大姐”感动,和金大娘达成了和解协议并支付了补偿金。
在王婉贞的义工队员一览表里,有10多位是王婉贞的亲人,她的丈夫、女儿、女婿甚至外孙女全是义工。
在这个家庭梯队里,女儿精心策划活动,做好各类后勤保障及协调宣传工作。丈夫叶增平,放下自己的理发店生意,每月定时定点到大蒲门村、双合村和敬老院等处为那里的老人免费理发。
“有些村子比较远,老人又多,附近没有什么吃饭的地方,阿拉老公都是早上7点多去,下午4点多才回来,中午就吃碗方便面。”这么多年来,王婉贞很高兴家人与她一起做义工。“我家这外孙女从小就跟着我一起参加各种爱心活动,现在也已经成为了学校志愿服务带头人,经常组织同学一起做公益。”王婉贞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