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夕阳e路”志愿服务让指尖上的科技点亮老年智慧生活

作为安徽师范大学“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校级重点项目之一,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夕阳e路”志愿服务队通过走进老年大学、走入社区乡村开办智能手机课堂,在服务老年人融入智慧生活的同时,助力新时代青年在“反哺”中强化责任担当。
“谢谢你们,我终于搞懂了视频通话,儿子你看,这是教我用手机的大学生。”岳西县琥珀村八十多岁的刘爷爷在“夕阳e路”智能手机课堂学习后,第一次和常年在外务工的儿子视频通话,眼里全是藏不住的欣喜!
【 志愿服务|“夕阳e路”志愿服务让指尖上的科技点亮老年智慧生活】“我现在可以通过微信和女儿视频,会用淘宝购物,预订火车票,还学会了自制音乐相册,班里还有老人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退休教师嵇老师经过短短几个周的学习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了。除了刘爷爷、嵇老师,来课堂学习的还有二十四个社区的千余位老人,他们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帮助下,不仅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也开启了更加丰富绚烂的老年生活。

志愿服务|“夕阳e路”志愿服务让指尖上的科技点亮老年智慧生活
文章插图

首届“夕阳e路”智能手机课堂大合影。安徽师范大学供图
精准定位 让服务更贴心
“明明有出租车停在路边,却是别人在网上提前约好的;我也想学会网上约车、预约挂号挂号和预订火车票……”大学生志愿者经常听到老人的诉求。
随着智能手机等信息化工具的快速发展,让许多老人遇到难于融入智慧生活的难题。“老有所急,我有所供,哪里有需要,志愿服务就在哪”,2018年4月,安徽师范大学计信学院15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了“夕阳e路”爱老敬老实践团队,为师大131名退休教师开展“智能手机课堂”,帮助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操作,其中年纪最大的颜世信老教授已经89岁高龄。2018年11月,“夕阳e路”志愿者服务队在校团委的指导下正式成立,先后有100余大学生志愿者加入服务队,志愿者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和双休日坚持每周为老年人授课。尤其是自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服务队扎根芜湖,陆续在10余所老年大学和社区开展“智能手机课堂”,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体验网络与沟通带来的温暖。
服务社区采取“1+3+N”的人员设置,即1名负责该社区的副队长、3名小组长和若干名定点服务该社区的学生志愿者,3个小组分别是授课组、宣传组和后勤组。系列课程结束后,针对老年人记忆弱以及软件更新换代的特点,定期组建巩固班进行再课后辅导。

志愿服务|“夕阳e路”志愿服务让指尖上的科技点亮老年智慧生活
文章插图

“夕阳e路”志愿服务让指尖上的科技点亮老年智慧生活。安徽师范大学供图
优化内容 让服务更专业
为了能给老人上好课,志愿者们提前了解社区和老人信息,并制定个性化方案;成立授课小组,编制教程,认真备课,模拟授课,形成一套完整的授课资料;志愿者们采取“1vN”和“1v1”“线上”和“线下”“上学”和“上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手把手”“面对面”“键对键”的方式开展服务;授课时台上一名志愿者以PPT与板书结合的方式讲课,台下十余名志愿者以“一对一”辅导的形式给老人答疑解惑。
在课程设置上,既有闹钟设定、手机拍照等基础设置,也有微信使用、歌曲下载等软件使用方法,更有预约挂号、移动支付等高级操作。同时,提供“送教上门”服务,解决课上遗留的难题,建立微信群,提供线上答疑。在班级划分上,志愿者提供“订单式”服务,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基础班和提高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