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与巴国:历史上消失的民族( 二 )


西周初期分封了71个诸侯国 , 巴氏被封为子国 , 首领为姬姓宗族 , 子爵 , 因而叫巴子国 , 通常简称巴国 。巴国的地域大致在重庆全境 , 北到陕南的汉水上游 , 大巴山北缘 , 东至襄阳 , 春秋时有所扩展 。战国初期迫于楚的势力 , 巴国举国南迁至长江干流 , 先后在清江、川峡之间至重庆立国 。
楚武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03年) , 巴国希望通过楚国与邓国(在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交好 , 楚国派大夫道朔带巴国使者韩服出使邓国 , 在邓国南境遭到鄾国(在今湖北襄阳市东稍偏北)人的袭击 , 结果财物被掠 , 道朔等人被杀 。楚王闻讯大怒 , 派大将斗廉率领楚、巴联军攻打鄾国 。由于鄾国与邓国互为姻亲 , 邓国即派了养甥和聃甥率军援助鄾国 , 爆发了著名的“楚巴与邓之战” , 经过三次进退后 , 楚巴联军前后夹击 , 打败了邓国 , 灭了鄾国 。
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88年)巴与楚在出兵伐申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 巴国转而出兵伐楚 , 巴军一举攻取了两国边境地区的楚国那处城(今湖北荆门沙洋) , 当时驻守那处城的大夫阎敖弃城游水而逃 。随后巴国又进军至楚国都城之下(今湖北省荆州市纪南城) 。楚文王大怒 , 杀了弃城逃跑的阎敖 , 结果其族人不服 , 纷纷作乱 。当年冬季 , 巴国乘楚国内乱 , 再次出兵攻伐楚国 。楚文王亲自率军抵御巴军 , 结果仓促出战大败于长江渡口(今湖北省枝江县北) , 只得领着败军回国 。
然而根据楚国的传统法令 , 败军一律不得入城 , 因此郢都大阍鬻拳拒绝开城门 , 不让打了败仗的楚文王入郢都 。楚文万不得已 , 只好转兵回攻位于淮河上游的嬴姓黄国 , 在踖陵(今河南信阳潢川)击败了黄国军队 , 这样就可以回国进城了 。不料楚军行至湫地(今湖北襄樊老河口) , 楚文王就因嚼食“昌歜”过量 , 累积中毒暴病而亡 , 鬻拳闻知消息后也自杀殉葬 。
公元前632年 , 晋秦联军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 , 巴国向秦国致贡 , 后又和楚修好 。
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巴与楚、秦国联手灭掉了位于鄂西(湖北省竹山县)的庸国 。巴人从楚师灭庸国并分得庸国之鱼邑(重庆奉节县、巫山县一带)后 , 便被楚国逼入重庆长江三峡 , 进入重庆和川东地区 。楚惠王十二年(公元前477年)巴人再次伐楚 , 包围了楚国的鄾邑(湖北省襄阳市) , 同年三月 , 楚国派出了三位能干的将领公孙宁、吴由于、薳固在鄾地击败了巴国军队 。
到战国 , 巴国内乱 , 据传许割三域之中包括有鱼邑(重庆奉节、重庆巫溪)、巫邑(今重庆巫山) , 正是宝源山盐泉所在之地 , 这是巴国经济命脉之所在 , 故蔓子宁愿舍弃自己的头颅 , 也要力保这些地方不致丢失于楚 , 足见其忠于巴国热爱巴国之心 。但借兵这件事无疑暴露了巴国的虚弱 , 刺激了楚国的贪欲 , 于是楚国向西进兵 , 首先攻占夷水——清江流域 , 夺取了巴国“盐水” , 从而占据巴国第一道盐泉 。
楚肃王四年(公元前377年)蜀国、巴国联军伐楚取兹方(湖北省松滋市) 。蜀国东 , 为巴国之地 , 何能超越巴国伐楚国 , 实则 , 巴国不甘心盐泉的丢失 , 联络蜀国 , 经乌江、郁水、清江向楚发动袭击 , 以夺回盐水的控制权 。但楚国很快发动反击 , 在兹方击败巴蜀联军 , 楚国吸取了清江不设防而成为伐楚通道的教训 , 于是在清江筑捍关以保卫楚国在清江的既得利益——盐水泉盐 。巴国第二道盐泉盐水泉盐产地丢失 , 巴国在经济上遭受沉重打击 , 国力更加不振 , 楚师便大举西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