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车咖啡屋,济南“胡子哥”和他的“路上咖啡”|拾光| 女友

文\图\视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王鑫
【面包车咖啡屋,济南“胡子哥”和他的“路上咖啡”|拾光| 女友】“老板,一杯手冲。”深秋的夜已经很凉,家住济南高新区的90后小伙苏亮驱车来到大明湖畔这辆咖啡车前,熟练的点了杯咖啡。能让人深夜开车十几公里来喝上一杯咖啡的原因,不必去探究。那也许只是一种习惯,融进生活的一种自然,就像这辆“路上咖啡”流动咖啡车最初的理念。

面包车咖啡屋,济南“胡子哥”和他的“路上咖啡”|拾光| 女友
文章插图

深夜街头,刘梧桐与他的“路上咖啡”。

面包车咖啡屋,济南“胡子哥”和他的“路上咖啡”|拾光| 女友
文章插图

以咖啡车为媒,结识新朋友,收获快乐。
咖啡车主人名叫刘梧桐,今年38岁。长发加络腮胡子让他看起来很有性格,20年来坚持健身让他没有中年油腻感,身形健硕挺拔。2003年金融学毕业后,他顺利进入某大型银行从事会计工作。几年后,他从基层岗位做到了社区银行负责人,工作虽体面,但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社交需要,让原本性格内向的梧桐倍感焦虑,“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经过一年时间的深思熟虑,他瞒着家人辞去了银行的工作。辞职后,他用积蓄做投资,为朋友的饭店送过餐,还与人共同经营一家主题酒吧,并在酒吧内做了几年调酒师。今年1月,梧桐遇到了女友于路静敏,与梧桐性格相反,女友性格外向开朗,不安于平淡的生活她做过西餐厅前台、幼儿园教师……虽然换了很多工作,但同样没有找到喜欢的工作生活状态。

面包车咖啡屋,济南“胡子哥”和他的“路上咖啡”|拾光| 女友
文章插图

车内空间狭小,女友于路静敏在车外制作咖啡。

面包车咖啡屋,济南“胡子哥”和他的“路上咖啡”|拾光| 女友
文章插图

车内空间狭小,刘梧桐利用白天时间根据需要调整车内物品布局。

面包车咖啡屋,济南“胡子哥”和他的“路上咖啡”|拾光| 女友
文章插图

咖啡车上烧水不便,所需热水都要从家中提前准备
梧桐偶然在网上看到“流动咖啡车”的概念,觉得这种方式正是他想要的,和女友沟通想法后一拍即合,于是开始筹备起来,两人淘了辆二手面包车,再用心打扮出心目中的咖啡车样子。更自由更随性的“路上咖啡”就这样从今年7月8日开始出现在景区、街头。

面包车咖啡屋,济南“胡子哥”和他的“路上咖啡”|拾光| 女友
文章插图

车内空间狭小,刘梧桐在车外制作咖啡。

面包车咖啡屋,济南“胡子哥”和他的“路上咖啡”|拾光| 女友
文章插图

出摊不久就迎来第一波顾客,女友于路静敏赶忙开始制作。

面包车咖啡屋,济南“胡子哥”和他的“路上咖啡”|拾光| 女友
文章插图

出摊不久就迎来第一波顾客,女友于路静敏赶忙开始制作。
第一次摆摊在大明湖畔,“4小时卖了十几杯”,让梧桐和女友有了信心。梧桐说,做这个咖啡车生意的初衷是想通过一杯咖啡,连接更多的人,认识更多的人。初心很好,实操很难,缺水,空间小,设备受限,就连各种好看的玻璃瓶瓶罐罐,也因路面颠簸摔得粉碎。每天晚上9点从家中带上热水、冰桶、咖啡原料出摊,一直干到凌晨一两点钟,收摊后还要为第二天做准备,凌晨3点是他们最早的睡觉时间。十一国庆假期,两人每天只睡2个小时,早7点就要开车赶到黄巢水库或雪野水库,下午4点赶回家中稍事休整后,晚上再出发。虽然辛苦,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来打卡,将这里当成释放压力的好去处,又让他们觉得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