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简介称号的来源及殖民背景如何( 四 )


在1899-1902年发生的南非战争是英国新帝国主义时期的典型例子,虽然英军很快占领德兰士瓦,但为了镇压布尔人的抵抗,40万名帝国士兵被卷入战争,同时耗费2.5亿英镑 。国内舆论开始倾向于怀疑海外扩张的必要性,从此英国开始战略收缩 。有人认为政府受到以塞西尔·罗兹为首的在德兰士瓦有黄金矿产的大矿主的影响,所以才会进行这一场战争 。这也为之后盛行的“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观点提供证明 。
英国采取新帝国主义政策的诱因可能是为了为英国产品和投资寻求更大的海外市场,或者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战略性的先发制人举措,为的是防止现有的贸易通道被别的强权破坏,或防止别国在日趋封闭的国际贸易形势发展下获取更多的出口市场 。无论如何,一切都是为了在其他列强兴起的国际环境下保持自己的霸权地位 。1900年初约瑟夫·张伯伦试图对英国的贸易壁垒法案进行修改却遭到很大的反对并最终被迫放弃,显示即使在英国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英国人还是多么地支持自由贸易的原则 。也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英国采取新帝国主义政策其实是其影响力下降的表现,而非其影响力上升的结果 。
在印度的殖民主义的演变过程足以警示我们,不应将新帝国主义时代之前西方资本主义强权间经济上的竞争视为英国加强殖民地管制的唯一原因 。印度正式成为英国的组成部分是在1858年,目的是巩固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也是对1857年印度兵变的直接反应,而起义的缘由之一也是印度国内的传统势力反对英国在印度次大陆的许多现代政策所导致 。
入侵亚洲
1757年普拉西战役的胜利让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印度孟加拉国邦的统治权,虽然1770年因对该邦过度征税而恶化的饥荒引起英国国内的争议 。19世纪中期,东印度公司已经几乎控制印度全境 。1857年印度起义之后该公司管辖的领土被移交给英国政府直接管理 。维多利亚女王于1876年被宣布为印度女皇 。
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缅甸和马来亚也被纳入英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从中国人手里夺得香港 。
英国对中国的兴趣源自18世纪末,当时英国成为中国茶叶的进口国 。茶叶进口导致英国方面巨大的贸易逆差,因此英国希望通过从印度向中国出口鸦片来平衡开支,虽然这么做违背中国的禁令 。由此引起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英国的胜利告终 。之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与法国联手再度胜利,英国进一步获取在华特权 。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与中国保持一种复杂的关系 。虽然英国获得香港但是英中贸易主要还是通过几个开放的中国港口进行 。中国人口过多,领土也不小,英国很难占领中国,因此英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因为中国的崩溃意味着其他西方列强就可能与英国一起瓜分中国,而使得英国所拥有的特权地位受到挑战 。
同时,英国也不希望看到一个过于强大的中国,因为这就意味着中国将取消或要求重新协商一些原本签订的条约 。这种态度解释了看似矛盾的英国对华政策:一方面协助清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另一方面却和法国联手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非洲掠夺
1875年,欧洲国家在非洲两块最主要的殖民地只有阿尔及利亚和开普殖民地;但到了1914年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外其他所有的非洲国家都成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 。从原先只在经济控制殖民地的“非正式帝国”转变到直接管制 。
当法国、比利时和葡萄牙在刚果河下游地区进行殖民活动时,他们其实已经威胁到英国向热带非洲的深入 。1884至1885年的柏林会议就曾试图调解强权之间的矛盾,该会议提出以“实际占领”为确定各国殖民地归属的评判标准,而该标准的采纳意味着欧洲国家更加袭击当地的部落和人民以获得更大面积的“实际占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