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收复外蒙古的北洋名将徐树铮为何未得善终( 五 )


天下初定,誓血未干,而遽觑非常,变更国体 。民信不孚,干戈四起,大局之危,可翘足而待 。惟有速下罪己之令,去奸谀之徒,收已去之人心,复共和之旧制,国势可定 。若再迟疑瞻望,多延时日,是直授人以柄,自召天下之兵,非策之得也!
袁世凯只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便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忧愤而死 。这自然是全国人民反对的结果,而徐树铮的这封信,也实在够他堵心的 。
徐树铮极力鼓动段祺瑞反对袁世凯称帝,还有私心的一面 。他知道如果实行共和政体,段祺瑞就不难登上权力的顶峰 。而如果袁世凯当上了皇帝,以后的天下可就是袁克定(袁世凯长子)的了,而那位大公子对此宝座还真的是朝思暮想 。
袁世凯和徐树铮的关系其实并不坏,袁为了笼络人才,收买人心,对下属非常关心优待,他的礼贤下士是出了名的 。徐树铮1901年到济南,本来也是去投奔袁世凯的,碰巧袁母刘氏去世,暂停公务,只让一位名叫朱锺琪的道员与其面谈 。朱枉担了名士的雅望,却看不惯这少年的“傲岸自是”,谈话不欢而散,徐树铮这才遇见了段祺瑞 。对于段祺瑞“愿就事否”的邀请,徐的回答是“值得就则可就”,估计就是类似的答话惹烦了那位朱道员 。而段祺瑞却是“用心奇之,约与长谈”,他的气量就远非朱锺琪辈可比了 。
不妨设想一下,假如那天是袁世凯亲自出来面见徐树铮,徐极有可能就跟随他了 。1905年后,徐树铮在日本留学,徐夫人夏宣带着三个幼子同在日本,生活窘迫 。此时是袁世凯寄去了二十两银子接济,这帮了徐树铮的大忙 。
1915年6月,徐树铮在“三次长参案”中被袁世凯免去了陆军部次长的职务,便趁此机会在这年秋天回醴泉村,重新安葬了二十几年前去世的祖母和九年前去世的父亲 。回北京后去见袁世凯,因为刚办完丧事,袁好言抚慰,徐树铮给袁磕了一个头,袁当时十分高兴 。徐树铮出来后对徐道邻说:“这一磕头,大总统可能以为我要赞成帝制了 。”
两个多月后,袁世凯看到了那封《上袁大元帅书》 。
图4 1925年8月,徐树铮(左二)率考察团抵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时留影,左一为徐道邻 。

1924年正月22日,徐树铮的三女儿徐美出生 。仅过了三天,长孙徐福申出生,四十五岁的徐树铮当上了爷爷 。大书法家张伯英前往道喜,并写了这样一首贺诗:
忆从髫丱共师门,公最年少今抱孙 。
试听啼声知俊物,由来醴水有灵源 。
传经笃守诗兼礼,应运适符贞起元 。
喜尔祖庭同诞玉,海云日伫化鹏鲲 。
这首诗不算好,但情感由衷,开头两句写出早年同窗深谊 。但张伯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此后仅过了不到两年时间,他又会给徐树铮写起了挽联 。
张伯英挽徐树铮的全联可能是看不到了,因为他的儿媳张刘永淑也只能记得其中的一句是:孔文举早慧非祥 。汉末孔融,自幼聪明,五十多岁时被曹操杀害 。张伯英有这样的类比,一定是在痛楚之余,想起了这位小自己九岁,却又是引荐自己步入仕途的小同窗幼时异于常人的表现 。
关于徐树铮所谓神童一类的传说颇多,他天赋极高,但更是苦读的结果 。他自己说:“父设帐郡城(在徐州开教馆),伏腊归省,闲以树铮往来 。尝于风雪中,攀附驴背,口授诗歌,亦戏令效其句 。居馆辄携之附读,留于家,则杂取书史骚雅,折角授先妣分日督课 。” (《先考妣事略》)徐树铮青少年时期只跟着自己的父亲徐忠清学习,此外再也没有拜过别的老师 。
徐忠清的教育方法若放在今天,似乎有加以研究总结的必要,他以一己之力,生徒满徐州八县,历年来多达千人 。“徐氏门下,逢考必会高中”,这形同于今天的招生广告,当时却在徐州一带的读书人中间众口相传 。徐忠清的学生中,张伯英不用说了,我们来看看他这位得其亲传的小儿子的功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