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王统照:隐居租界孤岛出版抗战诗集( 二 )


更不必震怖这空前风暴,
在你顶上,有你的“灵魂鸟”!
叶圣陶自愿当校对,困境中郑振铎送来大米
舅舅在“孤岛”时期,文艺界的朋友颇多 。当时我见到的或听说的,印象最深的有叶圣陶、郑振铎、茅盾、巴金等 。
叶圣陶中学毕业后一度失业,后来写了不少作品 。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从事编辑工作 。我和表哥都称他为叶老伯 。舅舅和叶老伯在“五四”以前早就有文字之交,“五四”之后的1922年,叶老伯到北京大学教书,两人见面,成为好友,同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 。舅舅写长篇小说《山雨》时,动笔之前的构思先在上海江湾和叶老伯讨论过 。《山雨》初版是叶老伯题写的书名,并且亲自为舅舅校对的 。所以舅舅在《山雨·跋》中写道:“《山雨》在开明印刷时,圣陶兄自愿替我校对,这不但作者应当十分感谢,而且是这本书的光荣 。”
郑振铎曾创办《文学周刊》与《小说月报》,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 。他与茅盾两人早年在北京读书时,曾经共同参加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都是舅舅的老朋友,对舅舅的为人和学识都很了解 。所以共同推荐舅舅主编《文学》 。郑振铎担任国立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时,又邀请舅舅去讲中国文学 。
到了1944年7月,舅舅的生活已十分困难,郑振铎托人买到平价大米,送给舅舅一袋 。当时郑振铎住在愚园路的洋房中,我的三表哥王立诚曾跟随舅舅一块拜访过郑振铎,郑振铎还在三表哥的纪念册上题了字,他写的是:“经过了我们这个苦难的时代,你们应该是一个光明的幸福的时代吧!书赠立诚小友 。”
收入来源几乎断绝,吃苞米面和豆腐渣度日
巴金1920年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学习,1922年2月曾在舅舅当过主编的《文学旬刊》上发表诗歌《被虐者底哭声》12首,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
巴金1927年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开始用“巴金”这个笔名 。回国后曾在上海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担任郭沫若主持的《救亡日报》的编委,并和茅盾共同主编《呐喊》杂志,其间写下不少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文 。
舅舅搬到吕班路之后,巴金是舅舅家里的常客 。巴金先生也给三表哥写了一段题字:“忠实地生活,热烈地爱人 。帮助那需要爱的,反对那摧残爱的,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书赠立诚弟” 。一个著名的作家,称朋友的孩子为弟,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我想这大概是他谦虚吧 。有一次我在舅舅家见到了他,穿着一身灰色西装,风度翩翩,十分潇洒 。舅舅对我说:“这是巴金先生,叫叔叔!”我一时慌张,按日常习惯喊出“巴叔叔好”,喊出后一想,巴金并不姓巴,觉得很不好意思 。但巴金先生并没有介意,他笑了,说:“以后就叫我巴金叔叔吧!”舅舅也笑了 。
到了1944年7月,舅舅的生活已十分困难,作为作家主要收入的稿酬和版权收入已基本断绝 。舅舅虽为开明书店的编辑,但由于开明书店的经理张锡琛被日本特务逮捕,工资也难以发出 。舅舅全家和我们的经济来源几乎完全断绝,只能吃苞米面、豆腐渣勉强度日 。当时大表哥济诚已于1938年末绕道中国香港、越南转赴四川乐山,进武汉大学数学系读书 。舅舅决定让舅母和王五哥、金诚、立诚表哥回山东青岛,母亲带我们几个孩子回到山东潍县 。只舅舅一个人留在上海和文艺界的朋友们坚持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