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公主到沙皇御姐: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女摄政索菲娅公主( 二 )


射击军的五月事变之后 , 俄国发生了广泛的群众运动 。纳雷什金家族不得不让位给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 。公主索菲娅利用混乱局面夺取了政权 。她答应了射击军的全部要求 , 把过去三十五年的欠饷发给他们 。依照射击军的要求 , 贵族组成的议会杜马推举病弱低能的伊凡为第一沙皇 , 10岁的彼得为第二沙皇 , 索菲娅为摄政王 。
索菲娅和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得到了政权 , 莫斯科的实权却落在以射击军政厅总监伊万·安备列耶维奇·霍万斯基为首的军队手里 , 他们还要求在红场上立“纪功碑”以记载他们在五月事变中的功绩 。索菲娅表面上忍气吞声 , 忽视霍万斯基的傲慢无礼 , 一一满足军队的要求 , 私下开始网罗贵族 。
1682年8月 , 索菲娅带两个小沙皇到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 , 一面召集贵族的民团 , 一面命霍万斯基前往 , 在途中派人将他逮捕并就地处决 。接着 , 索菲娅任命自己的心腹瓦西里·戈利岑为民团的总指挥 , 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局面 。
索菲娅摄政时期 , 沙皇伊凡平庸无才 , 彼得和母亲及其亲信住在莫斯科近郊的离宫 , 远离朝政 。混迹在乡村里、披头散发、一身粗犷的彼得 , 终日和同辈的游伴们做军事游戏 。这让索菲娅放松了警惕 , 她得意地认为 , 这位四肢发达、勇武好斗的同父异母弟弟 , 并未抱有多少统治世界的愿望 。
索菲娅最亲信的人是她的“首要大臣”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戈利岑公爵 , 也是她的情人 , 就是《鹿鼎记》中雅克萨城出现的三十岁左右、身材魁梧的年轻军官高里津总督 。小说中的他英俊倜傥 , 有勇有谋 。
历史上 , 戈利岑是一位开明、仁慈的贤臣 , 会几国外语 , 崇尚欧洲文明 。他胸怀大志 , 有意改革 。因为索菲娅害怕改革会引起保守的实力派领主的不满 , 危及权力 , 他的改革理想统统没有实现 。瓦西里·戈利岑的堂弟鲍里斯·戈利岑 , 恰好是陪彼得做军事游戏的儿童兵团的一员 , 后来成为彼得一世的主要谋臣 。
索菲娅摄政后期 , 宠臣戈利岑带兵两次出征 , 接连失利 , 开始动摇政权和民心 。1687年 , 俄国和波兰签订一个永久和平条约:确认了俄罗斯几十年对外扩张的成果 , 包括对基辅的占领;同时 , 俄国保证立即对土耳其的藩属克里木开战 , 因为土耳其在黑海封锁了俄国 , 而克里木的鞑靼人也在不断地侵犯俄国南部疆土 。1687年 , 不顾军民的反对 , 索菲娅命令戈利岑公爵率十万大军 , 远征克里木 , 在南方草原遭遇鞑靼人火攻 , 加之沼泽遍布 , 受挫班师回朝 。1689年初春 , 戈利岑又一次率军队进攻克里木 , 围攻鞑靼人的军事要塞 , 又铩羽而归 。贵族们对因战争引起的困难和毫无意义的损失公开表示不满 , 拥护彼得的人日益增多 。
同年 , 戈利岑在外交领域又做了一件让本国利益受损的事情 。他与清朝签订了《涅尔琴斯克条约》(即中俄《尼布楚条约》) , 承认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阔地区是清朝领土 。俄国还保证拆毁雅克萨城堡 , 把军队撤离中国领土 。随着戈利岑军事和外交上的败绩 , 他在索菲娅面前也逐渐失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