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平倭三大利器除了鸳鸯阵外你还知道其他两件是什么吗( 二 )


这其中的缘由 , 在于自小接受军事教育的戚继光深知练武与练兵之不同 , 于是他又提出枪法必须简单直接 , 士兵站隙应大 , “非简无以解乱分纠 , 非疏无以挪进退” 。与此同时 , “左右必佐以短兵 , 长短兵相卫 , 使彼我有相倚之势 , 得以舒其气 , 展其能 , 而不至于败” 。
于是 , 以平直地扎、刺为主要进攻方式的杨家枪法对于阵列森严的军伍来说更为适用 。于是戚继光以杨家枪发为模板 , 融会多种名家枪法 , 创编了“戚家枪” 。
戚家枪有歌诀曰:
“戚少保翻身跃马 , 戚家枪朵朵梅花 。
上中下飞流直下 , 拦拿扎中平三枪 。
…………
横扫千军威八面 , 倭寇闻风心胆寒 。
枪扎一线长兵祖 , 金狮擒王戚家枪 。”
仅是歌诀就展现着一种恢弘霸气 , 确实令人心生向往 。
关于这第二种利器 , 就是戚家军鸳鸯阵中所必备的武器——狼筅了 。
戚继光 《练兵实纪杂集·军器制解·狼筅解》中记载道 , “狼筅乃用大毛竹 , 上截连四旁附枝 , 节节枒杈 , 视之粗可二尺 , 长一丈五、六尺 。人用手势遮蔽全身 , 刀枪丛刺 , 必不能入 , 故人胆自大 , 用为前列 , 乃南方杀倭利器” , 可见这张图中的狼筅已较为还原 。
当然 , 狼筅并不是戚继光发明的 , 而是在戚继光就任之前就已存在军中的 。不过因其就任之前 , 闽浙士兵“未练无胆 , 持之临敌 , 每每弃之 , 反以截阻我兵马 , 几乎弃而不用” , 于是造成了“狼筅为戚继光发明”的误会 。但与之前不同的是 , 戚家军经过严格的训练以后已经掌握狼筅的用法 , 并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其强大 , 每每对敌甚至“必以为前列” 。至于实践的结果 , 戚继光甚至认为“百战全胜 , 恃此(狼筅)为第一” 。除此之外 , 狼筅还可用于拒马 , 经长期实践以后 , 戚继光以“尤为可用”评价 。
戚继光在浙江多年 , 富有军事素养的他注意到一个问题:由于浙江、福建沿海大多呈丘陵地带 , 不似平原一样可以随意编排阵列、驰骋纵横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戚继光在军队中创建、引入了数种阵法 ,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唐顺之所创的“鸳鸯阵”了 。当然 , 选择鸳鸯阵还有另一个原因 , 就是戚继光在谈论枪法之时提出的“左右必佐以短兵 , 长短兵相卫”这一点 。为了达到这一点 , 戚继光实行了鸳鸯阵 , 以狼筅、长枪、短兵相互掩护 , 而这大大提高了鸳鸯阵的性能 。除此之外 , 鸳鸯阵还可以进行相应的变阵 , 以适应更加复杂的情况 。
于是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种场景:双方对阵之时 , 戚家军展开鸳鸯阵 , 持枪者使戚家枪 , 持狼筅者战于前列 , 持短兵、盾牌者在一旁策应 , 倭寇往往难以攻破阵势 。明代的冯梦龙曾作总结道:“戚继光每以鸳鸯阵取胜 。其法二牌平列 , 狼筅各跟随牌 , 每牌用长枪二枝夹之 , 短兵居后 。”由此可以看出 , 这种推测是符合史实的 。
戚继光治军有方 , 手下兵士勇猛无比、视死如归 , 加之这实践与天才结合的三大利器 , 戚家军在战场上赢得一场又一场大胜 , 维护了我国东部沿海的安宁 , 以这“三大利器”构建的绝妙的战阵排列 , 也是戚家军百战百胜的最为关键的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