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司马懿为何夺权?从最初的忍让到爆发( 三 )


风瘫在需要的时候就来了 。曹爽想证实,正好有一个叫李胜的到荆州去做刺史 。李胜拜访,司马懿坐在那儿,李胜进来,他要站起来表示礼貌,站不起来,丫鬟把他扶起来 。他跟丫鬟说要喝水,丫鬟就端了稀粥来 。他端起来喝,点点滴滴都喝不进嘴,沾得满身 。瞧上去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 。李胜说,我要到家乡本州去,太傅是国家的栋梁,您病成这个样子,我心里很难过 。司马懿说,你要到并州去啊,并州那地方跟胡人相接,您小心一点啊 。李胜看了眼泪都流下来了,回去就告诉曹爽,说太傅形神已离,神不附体,不足为虑 。司马懿的表演才能实在堪称一流 。司马懿自己说“忍常人之不能忍” 。之后,曹爽内心就更爽了,对司马懿的戒备心就更差了 。接下去机会就来了 。那就是高平陵事件 。在嘉平元年正月,皇帝曹芳出城给他父亲扫墓 。曹爽兄弟也跟着去了,没带多少兵 。洛阳城内立刻就动起来了 。只见司马懿骑着一匹马,白髯飘飘的,精神矍铄,哪里是个风瘫的病人,直奔皇宫找了郭太后 。让郭太后下诏,说曹爽兄弟居心叵测,危害国家,要废除他们 。虽然曹魏自建朝后,就规定后宫不得干涉朝政 。但他只要把诏书拿到手,就算是有了一个合法手续 。太后本来不管国事,又是武力相逼 。她本来对曹爽有意见,说废就废了 。
这有几个条件,一,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也是一个狠家伙 。一直担任中户军,禁军的一个首领,这部分禁军是一个基本可用的骨干武装 。同时,司马师还暗下养了三千死士,分布在民间 。加起来武装力量就已经可观 。再加上司马懿威望高,派使者拿了太后的诏书,到曹爽手下禁军将领那里直接把兵权给收了,那些人不敢动 。一瞬间,整个京城大权落到司马懿手里 。当时,朝廷大臣大多是跟曹爽的,但司马懿一动,就没有什么人敢有动作 。这也是司马懿的威望所在 。也有人在做另外的判断,当时很重要的人物是大司农桓范,也是三公之一 。原是曹爽父亲曹真的属下,足智多谋 。桓范趁着洛阳城还没安定下来,就匹马出城了,跑到曹爽大营去了 。桓范一走,蒋济去报司马懿了,说,桓范脑子明白得很,他一去恐怕大事不妙 。司马懿胸有成竹 。他说桓范虽说有才能,可是他跟曹爽历来面和心不和 。曹爽不是一个能用人的人,驽马只看到眼前食,哪里想得远 。如果说曹爽一直听桓范的话,哪至于有今天 。本来就不听,现在也听不了,不足为虑 。
桓范出的主意可真是很厉害 。当时皇帝跟曹爽在一起 。桓范说,您赶紧带着皇帝到许昌,许昌就是原来曹家最初兴起的地方 。然后让皇帝发布诏令,说司马懿叛乱,以皇帝的名义发诏书平叛 。这是很厉害的一招 。因为司马懿是通过太后发出的诏书,从法理来说是不充分的 。曹爽犹豫不决 。他还在等消息,司马懿到底拿我怎么办?这时司马懿就派人去传递消息 。意思是你是国家的元老重臣,是皇室,司马公不会对你怎么样,可安享晚年 。司马懿去送传递消息的使者,还指着洛水起誓,要是伤害了曹家兄弟,我们全家不得好终 。曹爽心动了,与其去冒那个险,还不如平平安安的,就在京城里做一个富家公吧 。实际上,曹爽一开始无限膨胀,但他内心还是脆弱的 。这时,他心里很害怕,不想再跟司马懿斗下去了 。曹爽没有听桓范的,他最后投降了 。桓范发觉自己失策,但已经卷进去了,心里直后悔 。曹爽的结局如何?发了誓当然要管用,但我可以查出你另外还有问题 。当时,曹爽回到他的大将军府,住起来,他觉得在里面挺舒服,吃吃喝喝 。他不知道司马懿玩一个花样,在洛阳找了八百农民,在大将军府的四边起了四个高岗楼,派那些人一群群值班,瞧着曹爽在干啥,羞辱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