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趣谈:让宋徽宗神魂颠倒的天上人间是哪( 二 )


东京一般酒楼仅上下两层 , 唯独樊楼 , 在徽宗宣和年间改建为东西南北中五座三层的主楼 。新樊楼各楼之间用飞桥栏杆 , 明暗相通 , 朱额绣帘 , 灯烛晃耀 。改建完工重新开张的头几天里 , 最先光顾者赏以金旗 , 以招徕宾客 。每到元宵灯节 , 樊楼顶上每一道瓦楞间各放莲灯一盏 , 把樊楼点缀得分外靓丽妩媚 。其中西楼 , 后来禁止酒客登临眺望 , 这是出于对皇帝安全保卫的考虑 , 因为从西楼俯瞰下去就是大内 。据《水浒传》的蓝本《宣和遗事》说:樊楼“上有御座 , 徽宗时与李师师宴饮于此 , 士民皆不敢登楼” 。
网络配图
由于樊楼名闻遐迩 , 京城第一 , 这里就成为王公大臣和豪门显贵呼朋唤友寻欢作乐的地方 。《齐东野语》记载了一则樊楼逞富的真实故事 。说一个叫沈偕的吴兴阔少 , 狎游京师 , 追求一个声价“甲于都下”的名妓 。有一天 , 带她上樊楼 , 对楼上千余酒客说:你们都“极量尽欢” , 最后我来买单 。“至夜 , 尽为还所值而去” 。沈偕的豪奢之名传遍京师 , 不言而喻 , 那些身价千万的名妓也“唯恐其不来” 。
樊楼雕梁画栋 , 极尽奢华 , “三层相高 , 五楼相间” , 五座楼之间 , 又“各有飞桥、栏槛 , 明暗相通 , 珠帘绣额 , 灯火晃耀 。”樊楼有自己独家酿造的眉寿、旨和两种美酒 , 除了本店特供之外 , 还有三千家“脚店” , “每日于本店取酒沽卖” 。
樊楼美酒荟萃 , 美人云集 , 吸引无数王孙公子、富商豪门、文人骚客来此游玩欢宴 。根据北宋的《东京梦华录》、《能改斋漫录》、《宣和遗事》等书的记载 , 顾客进得大门 , 顺着主廊走一百多步 , 只见“浓妆妓女数百 , 以待酒客呼唤 , 望之宛若神仙 。”由此不难看出 , 当代“天上人间”的美女难以与当年樊楼中的美女比肩 。
更让当代“天上人间”望尘莫及的是 , 当年樊楼有一位色艺双绝、名满京城的名妓 , 她琴棋书画了然于胸 , 歌舞弹唱无所不精 , 不仅皇上宠爱 , 文人垂青 , 即便是梁山上江湖大佬也为之倾倒 。
网络配图
当年宋徽宗的后宫美人如花 , 佳丽如云 , 史书记载有“三千粉黛 , 八百烟娇” , 但是得知京都名妓李师师在樊楼坐镇接客之后 , 便不惜屈身降贵拜倒在李师师的石榴裙下 。后来 , 金兵马踏黄河 , 攻破汴京 , 北宋灭亡 , 宋徽宗流放到五国城 , 听说李师师不幸遇难 , 在情不自禁“其涕泣之汍澜”的同时 , 居然还亲自写过一篇《李师师小传》 。只可惜这篇小传没能流传下来 。然而 , 有一首北宋灭亡之后关于李师师的小诗流传了下来 。刘子翚《汴京纪事诗》有诗史的价值 , 有一首写到李师师:“辇毂繁华事可伤 , 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 , 一曲当年动帝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