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权臣李振:从没落贵族到成为朱温的头号谋士( 二 )


不久,李振便离开长安,回到汴州向朱温述职复命去了 。在他离开没多长时间,刘季述果然行动了 。刘季述和宦官们发动了宫廷政变,废黜了唐昭宗,将他关进了一座房子里,又将房子的门用砖堵死,只留一个小洞送饭用,对外却说尊为太上皇 。然后将皇太子李裕捧出来做了皇帝 。李振这时刚到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听到消息后兼程赶回汴州去见朱温 。朱温从外地也刚回来,面对这种形势也有些犹豫不决 。这时,刘季述又派他的养子刘希度赶到了汴州继续游说朱温和他们联合 。刘季述让刘希度转告朱温,愿将唐朝江山社稷全部转交给朱温,同时,又加派亲信供奉官李奉本等人拿着伪造的太上皇诏书给朱温看,以此表示是太上皇的旨意,并非他们私下谋划的 。
朱温见到后,更加犹豫了,本来他就有了废唐而代之的想法,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如果这时伸手过去,也许真的如愿以偿了 。但狡猾的朱温又害怕其他军阀借机讨伐他,到时胜负又难以预料了 。但这次的机会如果轻易错过,不知以后的良机又要等多长时间 。左右为难的朱温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
李振看朱温犹豫不决,便明白了他的心思 。劝道:“自古内廷发生变乱,都是助就霸业的难得的良机,现在这些宦官幽禁侮辱天子,大王如果不去征讨,就难以服众,号令诸侯了 。”这时,刘季述的哥哥、监军使刘重楚和旧宰相张浚等人也赶来劝说朱温:“和宦官们一同起事容易成功,而且也能遂己心愿 。”只有李振坚决反对,他说:“行正道则大功勋可立!”
朱温听了幡然醒悟,厉声说:“张公劝我和他们一块共事,原来是想依附我求得宰相当啊!”于是和李振定计将使者李奉本等人囚禁起来,然后由李振即刻赶赴京城,和宰相崔胤谋划,联合孙德昭等将领诛杀了刘季述等人,拥立唐昭宗复位 。朱温听到消息之后,大喜,将李振从长安召回来,拉住他的手说:“爱卿所谋正是我的本意,连上天都知道我的心!”李振这次做得相当果断,充分展现了他出色的政治谋略,连一向自以为多谋的朱温对他也刮目相看,从此,朱温对李振更加器重了,李振和敬翔一样成了朱温的左右手,对他的争霸事业起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
骗杀节帅
在王师范投降后,李振奉命去迎接他回汴州另行派任,临行前朱温对他说:“王师范已降,我想奏请皇上让他到别处去任职,你为我辛苦一趟,把我的意思给他说明白 。”李振到了青州(今山东潍坊市青州市),王师范将节度使和观察使的印信以及帐簿和钥匙交给了李振 。但王师范怀疑朱温将他调到他处是想加害于他,于是屡次哭着向李振请求饶恕他的全家,李振推心置腹地对他说:“王公难道不知道昔日张绣的事吗!汉末张绣屡次和曹操做对,曹公也没有加害于他 。等到袁绍派使者来召他去,贾诩就劝他:‘袁家父子之间都互不相容,又怎么能善待天下的英才,曹公现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志向极大,又不以私怨与人为敌,你不应该怀疑他 。’王公也不应该怀疑梁王,他怎么会因私怨而加害您这样的忠贤之人呢!”王师范听了恍然大悟,第二天就带领全家人迁走了 。朱温然后表奏李振为青州留后,将一些善后事宜处理妥当后,又将他召回到身边 。最后王师范全家70多口被朱温杀的一个不留,连小孩子都没有留下来 。
唐室鸱枭
唐昭宗在朱温的大力支持下虽然复位成功,但却成了一个傀儡,没有什么权力了 。尤其是在朱温的要求下被迫迁都洛阳之后,到了朱温的势力范围中,更是什么都要听朱温的安排 。王室衰微,朝廷虽然形式还在,但都成了摆设,大臣们都尽力巴结朱温和他的亲信们,没有人再把他放在眼里 。李振作为朱温的全权代表,经常往来于汴州和洛阳之间 。对这个行将灭亡的末世朝廷严加控制,每次李振来,都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对朝廷中的任何人颐指气使,毫不可怜,完全是一副主人的架势,对他恭敬服从的人就任意提拔,根本不按什么规章制度来做,对他不好,或者他讨厌的人就撤职罢黜 。所以每次他来洛阳,都要有些人遭到惩处贬官,因此,唐朝廷的人将他视为“鸱枭”(鸱音吃,古书上指猫头鹰,传说闻到人快死了就开始叫,被人认为是不祥之鸟) 。意思是他一来,有的人就像老鼠见到猫头鹰一样被贬窜而去 。后来,唐朝的宰相柳璨在得到朱温的同意之后,将大臣裴枢等七人杀死于滑州(今河南滑县)白马驿,李振由于原来曾几次应试没有被录取,一直怀恨在心,这时就对朱温说:“这些官僚自命不凡,说自己是什么清流,现在最后将他们投入黄河,让他们永远成为浊流 。”朱温笑了笑,就答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