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皇帝四经》还是《淮南子》,都无法绕开老子的“道”,《淮南子》展开了“道”生万物的一辩证过程:“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或死或生,万物乃成 。”这种对立面的互相生成与转化的辩证运动,体现着道“无为而无不为”的内涵 。
由“无为而无不为”,《淮南子》明确概括了“无为”的基本原则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权” 。在政治上便表现出遵循规律下的因势利导、因时制宜 。实际上,又是循法下的无为而治 。说来简单,做呢,在特定的环境中,注意引导,也很好实践 。毕竟无为而治,还是讲求些治理的,但是却强调了不要多为和乱为 。
4,汉代以后,再无黄老(老子的道家依然没有断流)
法家导致秦的胜利与灭亡这一事例,需要后人有教训和反思 。而秦之后,经多次的起义和战争,汉最需要抓住秦之教训,休养生息,巩固民生 。故黄老思想流行,“无为而治”方针得以确立 。
汉初的主流思想除道法结合的黄老之外,还有其他先秦思想的糅合 。像汉高祖时期的陆贾,曾著有《新语》 。他就提倡以儒家的“仁义”为主,道家的“无为”为最高理想的治国方针 。而贾谊不仅在《鵩鸟赋》中发挥了先秦的朴素辩证和唯物主义观点,又重新确定民本、民生的重要,区别了礼制和律法,提出仁义和法制都是统治的工具 。
在中国哲学史的进程上,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面对新的阶级,国家的稳固,经济的发展,像黄老思想这种对先秦思想的传续发展和高度综合,实在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且具有极大包容性的政治哲学的开始 。汉代以后,中国的统治阶级就很少用这种无为而治的哲学了,而是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地把孔子的儒学和印度过来的佛学,杂糅着运用到了政治治理和民生发展中 。
- 为什么古代军队只认虎符不认人?原因是什么
- 汉初三杰分别是谁为什么他们的结局差别这么大呢
- 圣人孔子也会报复热:孔子为什么要诋毁卫灵公?
- 古代女人洗澡用的木桶为什么不会漏水?
- 张仪这么厉害为什么最后会死的这么惨
- 为什么弘化公主没有文成公主那么有名呢她明明是唐朝第一个和亲的公主
- 北宋灭亡之后为什么南宋却能顽强地抵抗了金国上百年呢
- 打瘦腿针腿会肿吗 打完瘦腿针为什么会变粗
- 只想当征西将军的曹操为什么会变成周文王?
- 雍正继承皇位之后为什么会第一个向八皇子胤禩下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