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李斯缘何变节李斯与赵高政变前的六次过招( 三 )


李斯继续坚持他的为臣底线--不背叛,赵高继续坚持他的谋反计划--不放弃 。李斯的回答完全是从感恩的角度出发 。他说,我本是上蔡的一介布衣,被皇上破格提拔成为丞相,封为彻侯(《史记》中写作“通侯”,是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子孙都是因为我才有了尊位和丰厚的俸禄 。皇上把国家存亡安危这样的重任交付给我,我怎么能够辜负先皇的重托(斯,上蔡闾巷布衣也 。上幸擢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皆至尊位重禄者,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岂可负哉--《史记李斯列传》)!忠臣不避死,孝子不忧劳 。我只知道守职 。请你不要再说了,以免牵连到我 。赵高大讲安危,李斯大谈主恩 。赵高第四个回合又遭惨败!
第五个回合 。赵高仍然死死缠住李斯 。因为李斯是赵高篡国夺权的一座高地,而且是唯一的一座高地 。如果拿不下李斯,一切努力都是白费;且机会一旦失去,也不会再有了,所以赵高无路可退 。但是,安危利害都不能让李斯为之所动,赵高还能从哪方面攻破李斯呢?威逼 。用什么来威逼?胡亥!这是赵高手中的一张王牌 。赵高明白无误地告诉李斯两点,一是当今天下的权力与百姓的命运都掌握在胡亥的手里,而胡亥最听我赵高的(方今天下之权命悬于胡亥,高能得志焉) 。二是与胡亥、赵高联手是从上控制下;外部势力要控制朝廷是妄想,下面的人要制服上头是造反(且夫从外制中谓之惑,从下制上谓之贼) 。赵高的这两点极为厉害,因为这是一个大势 。李斯明白这个大势,再不屈从,赵高就可能与胡亥联手治李斯的罪 。李斯仍然不想束手就擒,尽管此时他的回旋余地已经非常狭小了 。李斯坚持说不按正常的立嫡立长原则继位带来的必定是灾难 。李斯熟读历史,他一口气举了三个例子:
一是晋献公因为宠幸骊姬而废太子申生,想立与骊姬所生之子奚齐,结果太子申生被杀,晋国陷入五世内乱 。二是齐桓公兄弟两个争夺王位,导致互相杀戮 。想当初齐襄公被他的堂弟公孙无知所杀,齐人又杀了公孙无知 。齐襄公死后,他的两位同父异母的弟弟争夺王位 。一位是公子纠,一位是公子小白 。公子纠先派人截杀公子小白,没有成功 。公子小白于是抢先回国即位,这就历史上的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之后,又派兵打败鲁国,杀了在鲁国的哥哥公子纠 。
三是商纣王因听不进劝谏而杀比干、箕子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叔,因为劝谏商纣王,被商纣王挖心而死 。箕子是商纣王的弟弟,也因为劝谏商纣王,结果被商纣王囚禁 。这三件事都违背天意,所以最终落得宗庙没人祭祀 。我李斯还是个人啊,怎么能参与这些阴谋呢(三者逆天,宗庙不血食 。斯其犹人哉!安足为谋--《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仍然坚持,不愿屈从 。
第六个回合 。李斯不从,赵高不走 。赵高与李斯又展开了第六个回合的生死大较量 。赵高第六个回合还是从“利”、“害”二字入手,他警告李斯,听我的话,可以让您长保封侯,永世相传;不听我的话,灾难不但会降临到您的头上,而且还会祸及您的子孙 。聪明的人善于转祸为福,您打算怎么办呢(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 。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在赵高坚持不懈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之下,李斯终于顶不住了 。他仰天流泪,高声叹息说,遭逢乱世,我已经不能以死尽忠了,又能怎么办呢?也只能明哲保身了!于是,李斯依从了赵高(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 。经过六个回合的较量,赵高终获成功,欣喜若狂,得胜而归 。他立刻兴冲冲地向胡亥汇报说,我奉太子之命去通知丞相李斯,他怎么敢不服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