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不只是唐宋八大家:被人忽视的宋朝能臣( 三 )


不过,官府的蔬菜大量上市,扰乱了市场,导致菜价越来越低,以种菜为业的菜农倒是卖不掉他们的菜了,收入大减 。所以,州府的这个让官吏们富得流油的菜园子,成了老百姓“卖菜难”的祸根 。曾巩了解到这一实情后,愤慨地说:“太守与民争利,可乎?”官员应该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怎么能与民争利呢?他立刻取消了这个“富官伤农”的菜园子,虽然自己的油水少了一大块,但保障了菜农的利益,老百姓为之欢呼 。
福州这地方还有一个怪现象,买官的少,买住持的多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来,福州历来兴佛教、多寺庙 。除了国家会拨付一定产业给寺庙外,许多百姓、富户,也纷纷给寺庙捐赠金钱、地产等,寺庙和尚因此比衙门官差还富 。一时之间,投身寺庙当和尚,成了人人向往的热门职业,一些好逸恶劳的地痞流氓破落户到处钻营,为捞一个当和尚的指标而费尽心机 。一些颇有声望的社会名流甚至都会买通关节,贿赂官府,争当住持,搞得福州上上下下乌烟瘴气 。曾巩断然决定采取措施,刹住这股歪风 。
曾巩颇有超前意识,他知道,要杜绝住持买卖,唯有“直选” 。他安排人分别前往各地寺庙,把和尚们聚在一处,通过他们的无记名投票推举住持,然后把“直选”出来的住持层层上报州府,由州府发布聘任文书,一切都明着进行,从而堵住了后门 。
以上只是曾巩从政的点滴,60岁之后,他还被朝廷安排到明州、亳州、沧州等地任过知州,所到之地,也均有政绩 。与那个时期许多更有名的士大夫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曾巩少于议论,多于实干,说得少,做得多 。他以儒家的忠君爱民为出发点,简单、纯粹、执著 。他一生辗转七八个州,大多数时间都在基层任职,及时处理了很多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为百姓真正做了一些实事、好事 。当他任满离开时,竟有百姓紧闭城门,极力挽留,不愿意他离开 。
然而,曾巩不像那些习惯于弄虚作假的政客,有一点泡子就吹嘘成气球那么大,甚至影子都没有的政绩也要瞎吹一番,欺上瞒下,拼命“打扮”自己 。他对于自己的政绩从不张扬和炫耀 。每次上书皇帝,他只说些尽孝养亲之类的寻常家事,其它只字不提 。而这,恰恰成了曾巩的短处 。由于他不擅宣传自我,加上他在基层推行了王安石的新法,反对变法的资政殿大学士吕公著便在宋神宗面前打小报告,说曾巩“为人行义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把他评价为一个品格低下、碌碌无为的庸官,断言他不堪大用 。曾巩于是一直无法以才干立朝,一辈子没有得到更好的机会施展抱负 。后世的人们只知其文章,不知其政绩,他的卓越才干,便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为人知,堪称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