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康有为竟然向光绪灌输卖疆土搞变法!( 二 )


康有为亦欲把西藏卖给英国 , “可得善价供新政用”
孙家鼐询问如何筹措变法经费 , 康氏回应:把西藏卖掉
与谭嗣同相类似 , 康有为在戊戌年前后 , 也有将西藏、新疆等地卖给列强的想法 。据翰林院编修夏孙桐在《书孙文正公事》中记载 , 朝廷重臣孙家鼐曾质问康有为的新政构想“万端并起” , 经费将如何筹措;康有为的回答是:把西藏卖给英国 , “可得善价供新政用” 。原文如下:
“戊戌德宗锐意变法 , 而翁文恭罢 , 无任事之人 , 悉由康有为等阴为主持 , 新进竞起 , 中外小臣上书言事日数十 , 上视廷臣无可语 , 悉下会议 。公(孙家鼐)面折有为曰:‘如君策 , 万端并起 , 无一不需经费 , 国家时力只有此数 , 何以应之?’有为曰:‘无虑 , 英吉利垂涎西藏而不能遽得 , 朝廷果肯弃此荒远地 , 可得善价供新政用 , 不难也 。’公见其言诞妄 , 知无能为 , 而众议日益揉杂 , 遂上疏言变法当筹全局 , 咸同间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言有次第 , 请以其书发部院卿寺 。”
夏孙桐所言 , 应属可信 。因康氏在其自编年谱《我史》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意见 。康氏自述其新政规模:“今统筹大局 , 非大筹五六万万之款 , 以二万万筑全国铁路 , 限三年成之 , 练兵百万 , 购铁舰百艘 , 遍立各省各府县各等各种学堂 , 沿海分立船坞 , 武备水师学堂 , 开银行 , 行纸币 , 如此全力并举 , 庶几或可补救 。”如此庞大的新政规模 , 其所需之“五六万万”之巨款从何而来?康氏的方案是:“以全国矿作抵 , 英美必乐任之 , 其有不能 , 则鬻边外无用之地 , 务在筹得此巨款 , 以立全局”——先把全国的矿产都抵押出去 , 如还不够 , 就把“边外无用之地”卖掉 。…
康氏还试图通过进呈《日本变政考》 , 向光绪灌输卖疆土搞变法的理念
康氏不但有卖边疆之地如西藏来搞变法的打算 , 而且还曾付诸实践 , 致力于将这一想法灌输给光绪皇帝 。
康有为 。康氏为掩饰自己戊戌年反对革新的真相 , 篡改了很多史料 , 如《日本变政记》的进呈本与刊行本即大不相同 。
在其《上清帝第六书》中 , 康氏回答“改变之始 , 需款甚繁”这一问题时 , 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 。一是滥发纸币:“日人以纸币行之 , 真银仅二千万 , 而用值二亿五万(千)万 , 盖得管子轻重之法焉 。吾若大变法度 , 上下相亲 , 亦可行之”;二是以铁路、矿产为抵押大借外债:“否则大借洋款数万万 , 派熟习美国之人 , 与借商款 , 酌以铁路、矿产业与之 , 当可必得”——这两种方案 , 前者反映了康氏对近代金融知识如准备金制度等毫无了解 , 纯属皮毛之论 , 倘如其所言 , 滥发纸币 , 必将招致严重的经济危机;后者则是康氏受了容闳的欺骗 , 容氏声称其与美国政、商两界有密切关系 , 能筹到巨款 , 但直到变法结束 , 容氏亦未筹得分文 。《上清帝第六书》中虽未提到用出卖疆土的方式来筹钱 , 但康氏在该上书中特意向皇帝推荐了自己的两本变法著作《日本变政考》和《大彼得变政记》 , 且希望皇帝能够仔细阅读这两本书 。而在《日本变政考》中 , 康氏则明确表达了其卖边疆之地以为新政筹款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