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汛|9天3场编号洪水,黄河秋汛防御究竟难在哪儿?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付丽丽
孙广伟已经有近20天没回家了,作为黄河水利委员会惠金河务局工程管理科科长,一位有着30多年经验的防汛“老兵”,他深知,越是这种时刻,他越要待在大坝上。
自9月27日15时至10月5日23时,9天之内,黄河接连出现3场编号洪水,来势汹汹。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的马渡险工段,孙广伟和他的同事们一个小时巡查一次,24小时不间断。

秋汛|9天3场编号洪水,黄河秋汛防御究竟难在哪儿?
文章插图

图为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的马渡险工段。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付丽丽/摄
“这个大坝最容易出现大溜顶冲,也就是洪水的主溜会冲击大坝,所以要格外关注,会不会有裂缝、堤坝根石是不是牢固等。”孙广伟说。
尽管已是深秋10月,黄河下游河段仍面临长时间、高水位、大流量考验,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时间长峰型胖 多条河流洪水并发
“今年阵仗比较大,形势超乎想象。”采访中,这是采访人员听的较多的一句话。
“今年8月下旬以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北,西南暖湿气流和东南暖湿气流沿着副热带高压北上。同时西风带的冷空气活动频繁,频频到访黄河中游,这样冷暖空气在黄河中游持续交汇形成今年特殊的极为罕见的秋雨。”水利部黄委水文局信息中心主任王春青说。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恩慧表示,今年秋汛具有洪峰流量大,持续时间长、峰型较胖等特点。从9月22日开始,连续降雨到30日;国庆期间,降雨仍在继续,降雨量大,产水量自然也大。
有数据显示,入汛以来,黄河干流潼关站发生1979年以来最大洪水,同时也是1934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花园口站发生1996年以来最大洪水;10月9日晚20时,小浪底水库水位达273.5米,创1999年水库蓄水以来历史最高水位。
与此同时,黄河支流伊洛河来水为多年均值5.7倍,沁河为多年均值5.9倍,渭河为多年均值2倍,均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
“如果用打仗来形容,这场秋汛难就难在不仅总量大,而且是全面开花,各支流同时来水,还普遍较晚。”江恩慧说。
江恩慧介绍,黄河中下游有5座水库,分别是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和河口村水库。其中,小浪底水库个头最大,因此,在黄河中下游防洪调度中,它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与北方其他大型水库一样,除了汛期防洪,还承担非汛期供水抗旱任务,七八月主汛期之后,这些水库就逐渐在蓄水。
“从水库防洪库容角度来说,同样规模的洪水,发生时间越晚,其威胁就越大。”江恩慧说。更关键的是,要保障下游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坚决实现“不死人、不漫滩、不跑坝”的防御目标,如果不精准控制,下游270多万亩耕地就会毁于一旦。
精准调控 做足“绣花”功夫
巨浪翻滚,响声震天。在小浪底水库,咆哮而下的水流犹如千军万马,涌向位于郑州的花园口。

秋汛|9天3场编号洪水,黄河秋汛防御究竟难在哪儿?
文章插图

图为小浪底水库在泄洪。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付丽丽/摄
花园口水文站就像是一个瓶口,由上流奔涌而来的水都要在这里汇聚。因此,它的地位至关重要,是下游汛情的“晴雨表”。
面对千军万马,水利人使出“绣花”功夫,精打细算。江恩慧介绍,小浪底水库大坝、陆浑水库大坝、故县水库大坝和河口村水库大坝距花园口距离分别为128千米、197千米、276千米和125千米。4座水库下泄的洪水到达花园口断面的时间分别是14小时、28小时、35小时、16小时。“这只是洪水传播的平均时间,随着流量的大小传播时间会有一定差异。精准调控必须要细算洪水账。”江恩慧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