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王阳明的心学是如何影响日本明治维新的?( 二 )


王阳明从小常做一个梦,梦到在一个寺庙里 。他做兵部尚书的时候,有一次出去巡察,在江苏镇江金山寺游览 。结果一到这里就感觉似曾相识,再一想就是自幼常常梦到的那个寺庙 。来到一个关房前,关房门窗都紧闭著,上面还贴著封条 。王阳明觉得好像这里就是他以前住的房间,于是就请出家人帮忙打开这个门来看 。那和尚说:“王大人,这个关房我们不能让你进去,五十年前我们寺院里的老和尚在这里面圆寂,他的真身还保存在里面,肉身没有坏,还坐在里面,为了保存它,我们不能够让外人进入 。”王阳明非常好奇,就一再的求这个和尚帮帮忙,进去看一眼就走 。因为王守仁大人位高权重,最后和尚不敢违拗就答应了 。王阳明进去一看,一位老和尚正坐在一个蒲团上,盘腿而坐,虽然已经圆寂五十年,但是他的面色仍然非常好 。王阳明看到老和尚的脸,忽然顿有所悟:这个脸怎么这么熟悉,似曾相似?回头一看就看到墙上还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是老和尚五十年前圆寂之前在墙上写的诗:
五十年后王阳明,
开门犹是闭门人;
精灵去后还归复,
始信禅门不坏身 。
这位老和尚预知未来,就知道其后身王阳明五十年后会到这里 。王守仁惆怅地看了半天,自言自语地说:“原来这是我的前世身 。”他就叫人为这位入定的僧人建一座塔 。
今天,心为物役似乎已是常态,外界的物左右了内在的心,以至于人们普遍感觉是,物与幸福的增长不成比例 。其实,我们的心并非如此的脆弱,只不过是我们在追逐外物的过程中,将其迷失了 。王阳明的心学会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所启发,使我们看到,心本来有其不可动摇的力量之所在 。
作为我们来说,莫不思在社会上、历史上有一番作为,即使不能伟大、超越,至少也要最大化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但是如何达到这样一个向往呢?阳明心学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途径,一种可能性 。人生的成功在于这样的三度修炼:态度、气度和厚度 。态度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