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溥仪被逐出宫:冯玉祥限3小时搬离不然开炮( 三 )


11月8日 , 冯玉祥又以摄政内阁国务院通电全国的形式 , 向全国说明驱逐溥仪出宫的理由 。
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的消息传出后 , 立即得到各界人士的赞许 , 孙中山先生曾致电冯玉祥 , 大为赞扬 。11月6日北京全城曾悬挂国旗 , 表示祝贺 。
可是 , 冯的这一行动却遭到段祺瑞和清室遗老旧臣们的反对 。在溥仪出宫的第二天 , 段祺瑞即致电冯玉祥 , 说冯发动北京政变后的一切做法 , 他都以为很对 , 唯有驱逐溥仪之举 , 觉得有些欠妥 。冯接电后 , 立即亲自拟一电稿答复说:“此次班师回京 , 可说未办一事 , 只有驱逐溥仪 , 才真是对得住国家对得住人民 , 可告天下后世而无愧 。”
溥仪的宫廷生活:每餐饭菜能摆三四张八仙桌
溥仪出生的时代正处于世纪之始、朝代更迭、社会变迁、西风渐进的大变革、大动荡时代 。他的特殊身份和经历的丰富、复杂、畸形 。都是中国历史上各朝的帝王无法相比的 。本文作者是伪满皇宫博物院的研究员 , 他向读者详细地介绍了这位末代皇帝的衣食住行等轶事 。
服饰从袍到服
1908年 , 按照慈禧太后的懿旨 , 三岁的溥仪被抱进紫禁城 , 承继清朝大统 , 成为清朝的第十代皇帝 。尽管社会动荡 , 朝代更替 , 但溥仪的童年、少年时代仍然过的是帝王生活 , 锦衣玉食 。
紫禁城时期 , 溥仪的服饰较为复杂多样 , 即便是后来身为退位皇帝 , 也遵循的是大清皇帝服饰的规定 , 服有衮服、朝服、行服、雨服、常服等 。衣服的质地 , 在不同季节也不相同 , 衣着的颜色则是皇帝独有的明黄色 。在宫中举行庆典仪式时 , 如元旦、万岁节 , 溥仪都要穿上黄色的龙袍 , 端坐在宝座上 , 接受百官的朝贺 。在大典时 , 则要穿上朝服 , 戴上朝冠 。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讲:“每当回想起自己的童年 , 我脑子里便浮起一层黄色 , 琉璃瓦顶是黄的 , 轿子是黄的 , 椅垫子是黄的 , 衣服帽子的里面、腰上系的带子、吃饭喝茶的瓷制碗碟、包盖稀饭锅子的棉套、裹书的包袱皮、窗帘、马缰……无一不是黄的 。”
在衣服的数量上 , 更是多得数不清 , 据溥仪自己回忆 , 一年到头都在做衣服 , 总是穿新的 , 一个月就做了十件皮袄 , 六件皮褂 , 二件皮紧身 , 三十件棉衣裤和紧身 。服饰的种类也很复杂 , 仅一项平常穿的袍褂 , 一年就要更换二十八种 。由于当时社会处于转型的大变革时期 , 西风渐进 , 在清朝遗老和民国官员中 , 有穿清朝袍褂的 , 有穿西式大礼服的 , 而在宫中 , 随着英文老师庄士敦的到来 , 给溥仪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 他的思想也活跃起来 , 开始崇尚西洋文明 , 醉心于西洋生活 , 他带头剪掉了辫子 , 脱掉长袍 , 学着老师穿起了西装 。此后 , 西装几乎成了溥仪必备的服饰 , 从未离开过他的生活 。
天津时期 , 溥仪离开紫禁城 , 走下金銮殿 , 脱下龙袍 , 摆脱了宫中的清规戒律 , 在天津过着更加舒适和随意的寓公生活 , 在服饰上也更加开放和西化 。除了穿长袍马褂外 , 更多的时间是穿西服 , 并且对领带也十分讲究 , 其花色条纹一定要与西服相符 。“为了把我自己打扮得像个西洋人 , 我尽量利用惠罗公司、隆茂洋行等等外国商店里的衣饰、钻石 , 把自己装点成《老爷杂志》上的外国贵族模样 。”对西服、皮鞋和眼镜是买了又买 , 连夹克、军服、猎装、燕尾服 , 甚至各式运动服无所不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