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乾隆帝与他的四大无价之宝:乾隆的奇珍异宝( 四 )


富春山居图
四、缂丝陀罗尼经被
《清会典》中对于皇帝、皇后、太子等葬礼的规制都有明确规定 。只有亲王以上死后才能覆盖陀罗尼经被,而对于经被花纹和颜色的规定更加详细 。只有皇帝才能用正黄色,而皇后只能用明黄色 。陀罗尼经被是佛教密宗的宗教用品,相传将它覆盖在死者身上,可以令死者得到超度,该墓葬形式最早起源于元代 。
“缂丝陀罗尼经被”(简称经被)是清代皇帝、皇后等皇族葬祭专用的佛教用品,从质地、颜色和数量上严格分为六个等级,而这件由藏羚羊羊绒、獐子绒和真丝混合缂丝而成的经被属于最高等级,据传为西藏活佛敬贡给乾隆皇帝专用,用于覆盖其遗体以超度亡灵,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文物价值非同一般 。这件缂丝陀罗尼经被长2米,宽1.38米,呈古铜色 。其上共有四种文字 。主体是一座佛塔,塔内缂满梵文陀罗尼经经文,塔周围有精美繁复的花纹 。该件宝物目前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意外最初发现 。据了解,此件拍品最初是被藏于一件清末黄缎子袈裟中,被一位业余藏家以9万元将其买下后,才在袈裟之中发现了它 。在2008年、2010年的两次拍卖会上分别以6550万元、1.3亿元成交,可谓捡了大漏!
被称为织中圣品的“缂丝”是我国业已失传的高级丝绸艺术品,因织造难度大,一件像样的织物至少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其珍贵性被称为“一寸缂丝一寸金” 。缂丝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顶峰,而双面缂又是缂丝中的极品 。这种工艺在清乾隆时期达到顶峰,此后便渐渐衰落,即便是现在也不能达到当时的工艺水平 。
缂丝陀罗尼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