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公主坟埋着清朝哪位公主?北京公主坟来历( 四 )


对太后来说 , 最棘手的是失去了让顺治忘掉董鄂氏的人选 。顺治同董鄂氏的恋情竟又悄悄复燃 , 而且最终传到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耳中 。顺治在得知董鄂氏因此受到丈夫的“斥责”后 , 竟打了弟弟一个“耳掴” 。博穆博果尔“乃因怨愤”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七月初三去世 , 董鄂氏作为襄亲王的未亡人也被选进皇宫中 。顺治同董鄂氏之间的惊世骇俗的恋情令孔四贞悲从中生 , 但她还要生活在紫禁城 , 在太后的指导下学习兵书战策 , 以便能尽快遥控那些久经战阵的老将 , 这是她对义母的惟一回报 。
刻骨之痛
孔四贞徜徉在兵书战策中 , 古往今来的经验智慧滋润着她 , 她沉浸在对六韬的回味、领悟中 , 流逝的岁月逐渐冲淡失去心上人的酸楚……
然而 , 宫中生活的最后三年 , 却给孔四贞留下的是刻骨铭心的痛苦:
顺治十六年(1659年)初 , 她得到兄长的死讯 。随着清军向南明永历政权所在地云贵的推进 , 被俘虏的孔廷训也就成了南明向清朝实施报复的牺牲品 。顺治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 当了6年阶下囚的孔廷训被李定国处死 。该年年底孔廷训的灵柩被送到北京 , 尽管孔廷训并没有一官半职 , 但顺治对这个18岁少年的葬礼格外重视 , 特令礼部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 , 并把孔廷训埋葬在他父亲定南王的墓地旁边 , 以告慰孔有德的在天之灵 。
在得知兄长被俘后 , 孔四贞始终心存一念 , 盼望着兄长能侥幸逃脱 , 能继承父亲的遗志 , 能支撑起孔氏家门 。如今她心底的最后一线希望彻底破灭了 , 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可指望了 , 千钧重担就都落在她一个孤女的肩上 。一夜之间孔四贞突然长大 , 她请求太后允许自己承担起在京开府、遥控孔藩将士的重任 。对此吴梅村以诗的语言写道:“锦袍珠络翠兜蓥(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 , 笔者注) , 军府居然王子侯 。自写赫蹏(汉代流行的一种小幅薄纸)金字表 , 起居长信闼门头 。”“长信” , 即汉代太后居住的长信宫 , 此处是指孝庄皇太后所居住的慈宁宫 。诗中描绘出已经开始遥控广西驻军的孔四贞每天都要到太后的居所叩头问安的情节 。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初八董鄂氏辞世 , 享年22岁 。对董鄂氏之死 , 孔四贞的确有兔死狐悲之感 。在等级森严的后宫 , 董鄂氏活得非常累 。顺洽“偶免朝 , 则谏毋倦勤” , 惟恐落下“君王从此不早朝”的指责;当顺治在“日讲”后和她探讨“章句大义”时 , “辄喜”;而当顺治让她一同阅奏折时 , 则起身谢道“不敢干政” 。至于对太后她更是全力侍奉 , “左右趣走” , 即使她在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生子之后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 , 连月子都没能坐 , 就要竭尽全力去侍奉生病的太后 , 而皇后却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去尽妇道 。当她在丧子之后内心痛苦不堪的情况下 , 依然要强颜欢笑 , 出现在太后的身边 。
每当看到董鄂氏日见消瘦的身影 , 孔四贞就不免心生内疚 , 董鄂氏是在替她孔四贞操劳 。虽说她与董鄂氏同皇太后都没有血缘关系 , 但义女就是比儿媳好当 。一般来说母亲对女儿总是有不尽的关爱 , 而对儿媳却往往是挑剔多于宽容 。在顺治顿失红颜知己的情况下 , 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要以女性特有的温柔 , 去抚慰一颗正在淌血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