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蔡文姬为何嫁匈奴人?蔡文姬12年匈奴凄凉生活( 四 )


恰逢南匈奴的单于呼厨泉特地到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曹操封地的都城)来拜贺 。曹操便把呼厨泉当人质留在邺城 。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以金璧为重礼,派出使臣屯田都尉董祀赴南匈奴,向左贤王说明曹操想赎蔡文姬归汉的来意 。
开始,左贤王很蛮横地拒绝了文姬归汉这一要求,但一想到南匈奴呼厨泉单于被当做人质留在邺城,若不应允的话,曹操就会立刻发兵西域 。左贤王忌惮曹操意志,就这样,蔡文姬流离西域十二年的命运有了新的转机 。要离开西域了 。文姬走的这一天,下起了雨 。绵密的细雨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 。天空,却在这雨声中暗了下去,像她此时忽明忽暗的心情 。
看到帐房里已备好的行囊,听到帐外的马匹踏出的细碎足音,蔡文姬的两个年幼无知的孩子睁大了眼睛,扑上前去抱住她,天真地问她去哪里,要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我们舍不得你走 。文姬的心要碎了,她无言地转过脸去 。流落10西域十二年了,这张带有深深的疲
惫,但仍不失美丽的脸,隐现出漠风吹乱后的痕迹,让人不由地想伸手摸一摸,那一定是粗糙的 。
当她看到两个年幼的孩子扑过来叽叽喳喳的天真模样时,那张脸一定布满了无力的温柔 。当一切都变得像西域的漠风一样粗粝的时候,只有这两个孩子的脸像娇嫩新鲜的花 。但是,为了永久地离开西域,蔡文姬作出了弃子回汉的决定 。
这一别,便是生死两茫茫 。
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从文姬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开始,她就对他们付出了全部的爱,母亲爱着孩子,孩子恋着母亲,这种爱永远带有一种抚慰人心的意味 。温暖、恩慈充满期待 。.孩子是她的魂魄,是她身体的一部分 。
家既迎兮当归宁
临长路兮捐死生
儿呼母兮号失声
我掩耳兮不忍听
蔡文姬也是作为母亲的女人啊,她承受了什么,付出了什么?当后人诵读她的不朽之著《续汉书》,哑然于她的惊世才华时,却忘记10了蔡文姬作为女人,真实的她是活在理想的画面之外的 。
要上路了 。当她踏上马车的那一瞬,听到身后两个幼子相互扯着衣襟,哀哀哭嚎的时候,她的心像是有匹脱缰的野马在奔跑,马蹄的每一次落下都似将她的心沉沉践踏了一下 。更大的雨落了下来,满世界都是雨 。像她的泪水 。蔡文姬坐在马车里,像山一样凝固,但她那低垂的头颅和眼睛,却是把人世间母子生离死别的悲恸铁一样地隐藏了 。蔡文姬就这么走了 。那一年,她三十二岁 。蔡文姬归汉后,在曹操的撮合之下,又第三次嫁人 。这次她嫁给了来西域接她回汉的屯田都尉董祀 。董祀对蔡文姬的经历无疑是很了解的 。在接她归汉的艰难途中,他对文姬呵护有加 。一个爱情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那种在任何时候、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发生的爱情故事 。这对十二年来从未获得过爱情的文姬来说,这温情犹如旱地中的露水,一点点地浇灌着她早已枯萎的、死去的心 。
这简单的、命中注定的爱情,既不伟大也不惊人 。爱总有它特殊和个别的一面,相对于泥土般平凡的人生,爱就是一个奇迹 。婚后第三年,不想董祀犯了法被判死刑,蔡文姬一生命运多舛,这个不幸的消息无疑又一次让她的心沉入了冰窟 。
悲剧仍不可避免地到来 。这仿佛是她的命运 。她还会看到别的命运和结局吗?蔡文姬不愿,也不忍看到她的亲人再次死去 。这也是大多数人面对死亡时的本能反应 。毕竟人只能活一次,而死亡必将人之所有剥夺 。蔡文姬为救丈夫,决定亲自冒死去向曹操哀求 。
曹操是她父亲蔡邕生前极好的朋友,他不仅有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男人的豪迈,而且还十分重义爱才 。文姬流落西域十二年,曹操不惜重金用金璧赎她归汉,想到这一点,她的心似又重现了一线生机 。当时曹操正在招待远方驿使,见文姬蓬头徒行,一进门便向他叩头请罪,苦苦哀求,听之令人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