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波利战役,最终成为了导致双方13万人阵亡的绞肉机( 二 )


尽管在那八个月内牵制了40万土耳其大军 , 但在留下4.5万具士兵遗体后 , 联军只向内陆挺进了几公里 , 没能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阵亡士兵包括2.5万英军 , 1万法军和1万澳新联军 。而这次战役 , 却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分别找到了区别于英国的自我身份认同 。
以英国自治领(Dominion)军队身份参战的澳新军团 , 在加里波利战役乃至整个一战在遥远的欧洲大陆失去了数万子弟兵 。这场血腥的大战这让两个年轻的国家对自身国家地位、国际行为和责任有了重新的思考和定位 。
土耳其军队则在穆斯塔法·凯末尔(Mustafa Kemal)的指挥下以阵亡8.6万士兵的代价守住了阵地 。击败协约国联军后 , 奥斯曼帝国爆发独立战争 , 穆斯塔法·凯末尔最终在1923年创建了现代土耳其 , 成为“土耳其之父”阿塔土克(Ataturk) , 以及国家民族的象征 。
加里波利战役100周年纪念仪式在阵亡将士公墓和1915年协约国军队登陆的海滩举行 。那场大战整整一个世纪后 , 已没有参与过加里波利战役的老兵在世 。
在100万参加加里波利战役的各国士兵中 , 有约13万战死沙场 , 剩下的人中活到21世纪的屈指可数 。阿莱克·坎贝尔(Alec Campbell)是其中之一 , 也是最后一位幸存者 。
1915年10月 , 16岁的坎贝尔来到加里波利参战 , 但不久后就因严重腮腺炎病倒 , 随即因体检不合格回到澳大利亚 。
归国后 , 他先在奶牛场工作 , 后来做木工 , 最后拿到经济学学位 , 加入公务员行列 。他在2002年5月去世 , 终年103岁 。


【加里波利战役,最终成为了导致双方13万人阵亡的绞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