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真宗时,朝廷刚刚制定了弥封、誊录等一套防范舞弊的措施后,通关节的事情就发生了 。被曝光的是翰林学士杨亿,省试开考前,同乡中打算应科试的一些人来拜访他,希望能接受一些“考前辅导” 。
杨亿一听,顿时大怒,一边说“丕休哉”,一边往屋里走 。“丕休哉”三个字出自《尚书》,是一句骂人的话 。有的人听出来话外之音,凡答卷中用了“丕休哉”一语的,都录取了 。
【古代高考最常见作弊法衣衫写满诗文】为了减少这种可能,自宋太宗起订立了锁院的制度 。每次考试的考官分正副多人,俱为临时委派,以便互相监察 。考官接到任命后,便要同日进入贡院,在考试结束发榜前不得离开;亦不得接见宾客 。
如果考官要从外地到境监考,在进入本省境后亦不得接见客人 。贿买若然被揭发,行贿受贿者都可能被处死;而同场的考官亦可能被牵连受罚 。
◆夹带
贿买,不是每一个学子都能做得到的,寒门学子更是想都不敢想,夹带便成了古代考试作弊最常见的手段 。夹带因为简单易操作,成为最古老、生命力最强的作弊手段,至今仍长盛不衰 。
早在唐朝,夹带经文这一作弊方法已经司空见惯,蜡烛都曾被用作夹带 。在唐代科场中有专门的称呼“书策”:“挟藏入试,谓之书策” 。
在唐代科举考场上,还有的考生伪造堂印,传递标准答案,也有的利用文房四宝夹藏抄录有关的文章,真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
前几年,在西安半坡博物馆和上海嘉定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中国科举文化展”上,几件作弊用的写本夹带、麻布坎肩夹带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 。展出的一件麻布坎肩(类似如今的小马甲)有50厘米宽、55厘米长,上面共有62篇八股文,总计四万多字 。
“蝇书”也很多见,1997年5月5日,微型《五经全注》在开封被发现,这套只有火柴盒大小但印有30万字的《五经全注》,问世于清朝光绪年间,是当时科举考场作弊的专用书,其内容包括了《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五种儒家经书的全部内容及宋代儒学大师的详尽注释 。
唐代的科举考试已设有兵卫,以阻止夹带作弊 。宋朝起,考试在贡院内进行,贡院内考生之间是以墙壁隔开的,称为号舍 。考生不可以喧哗、离场,以防止传话 。
但是夹带经文这一作弊方法始终是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常见的方法有将经文藏在衣服鞋袜里,或索性密写在衣物、身体上 。其他各式随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等 。
- 连江最大古墓考古调查一个月墓主仍是谜
- 古代夫妻同房的时候,小妾必须在旁边看着!
- 三国最幸福的女性是谁?貂蝉还是...
-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深受孙权喜爱,最后是被谁杀害的呢?
- 古代厕所趣谈古人上厕所竟然还需要更衣
- 揭秘:为何说王熙凤一生最大失误是害死尤二姐?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强势参政的五大至尊红颜
- 无花果怎么吃效果好 无花果如何吃最好
- 七天三检最后一次是什么时间 七天三检后什么时候变绿码
- 红糖姜茶什么时候喝最好 姜茶可以每天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