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生死之谜:闯王李自成到底死在哪里?( 二 )


然而 , 反对“逃禅说”的学者认为此说是经不起推敲的:奉天玉和尚虽然确有其人 , 但据塔铭记载 , 奉天玉曾历经清要 。何为清要?《朝野类要》卷二曰:“职慢位显谓之清 , 职紧位显谓之要 , 二者兼之 , 谓之清要 。”李自成则与清、要毫无干系 , 塔铭的作者刘萱为明朝遗臣 , 他是忠于大明朝的 , 怎能为农民领袖李自成写铭记功呢?这是无法理解的 。况且 , 在1982年冬湖南慈利县新发现的《野拂墓碑》中有“久恨权阉……也逐寇林……方期恢复中原”等词句 , 这也表明野拂是痛恨宦官的明朝武官 。而野拂对奉天玉和尚事谨慎的态度也说明他们之间关系的密切 , 同时说明奉天玉可能也是明朝遗臣 。有记载说 , 奉天玉乃是顺治年间从四川到石门县夹山寺的云游和尚 , 他初到夹山 , 见古刹破败 , 便抛头露面、沿门托钵 , 求乞多方支持 , 以修复寺庙 。若果然是自成逃禅隐居于此 , 怎能如此张扬 , 不懂得保密呢!
其实在四月下旬 , 大顺军主力行进到距离江西九江不远的地方就被清军又一次追上 。一通混战之后 , 清军攻入了大顺军的老营 , 将汝侯刘宗敏、军师宋献策、李自成的两位叔父(赵侯、襄南侯)以及一批将领家属俘获 。这一突然事变使得大顺军将士的士气大沮 。由于清军已经追击到九江一带 , 大顺军东下的路途就有可能在长江下游被截断 , 因为这时清军的东路豫王多铎部正在取道河南归德府、安徽泗州向南京迫近 , 随时有可能回师而上对大顺军实施包围 。李自成于是很敏锐地觉察出这一点 , 改变战略 , 掉过头来准备穿过江西北部转入湖南 。于是在途经湖北通山县和江西宁州(今修水县)交界的九宫山下的时候 , 李自成本人发生了意外 。这一幕一定是惊心动魄的场面 , 在明、清两方的文书里面则都有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