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爱科学的皇帝:在子女宫女身上试验种痘( 二 )


康熙皇帝不但注重书本知识 , 而且注重实践 。法国传教士白晋作为康熙的老师 , 详细记述了康熙热情高涨、学以致用的情形:
他有时用四分象限仪观测太阳子午线的高度 , 有时用天文环测定时刻 , 然后从这些观察中推测出当地极点的高度;有时计算一座宝塔 , 一个山峰的高度;有时 测量两个地点间的距离 。另外 , 他经常让人携带着日晷 , 并通过亲自计算 , 在日晷上找出某日正午日晷针影子的长度 。皇帝计算的结果和经常跟随他旅行的张诚神父 所观察的结果 , 往往非常一致 , 使满朝大臣惊叹不已 。
如此好学不倦的皇帝 , 中国历史上似乎还不多见 。因此他获得了“老师”白晋极高的评价:“他生来就带有世界上最好的天性 。他的思想敏捷、明智 , 记忆力强 , 有惊人的天才……更令人惊奇的是 , 这样忙碌的皇帝竟对各种科学如此勤奋好学 , 对艺术如此醉心 。”
康熙皇帝对西学的钻研和兴趣是全方位的 。他在宫中设立实验室 , 试制药品 , 学会了种痘 , 在他的子女和宫女们身上实验后 , 效果很好 , 立即推广到蒙古 。为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知识 , 他还亲自解剖了一只冬眠的熊 。在黄河、淮河、运河交口的大堤上 , 他指着东流的河水 , 耐心地向当地负责管理水利的官员讲解如何计算水 的流量 。他甚至还在中南海丰泽园内试验起了杂交水稻 , 居然比今天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还早了三百多年!
康 熙晚年组织的两项全国性的重大科技工程 , 影响深远 。一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全国优秀的天文数学家 , 集体编纂了一部代表当时中国自然科学最高水平的天文 数学乐理丛书《律历渊源》 , 编纂该书的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当时已经掌握的西方科技知识 , 修正古代典籍上的有关差错 , 弥补其不足 , 使之成为自己文治中的重要内 容 。康熙对此高度重视 , 命令将所纂之书每日进呈 , 由他“亲加改正” , 整个编纂工作历时八年方告成功 。二是“移天缩地” , 组织人实地勘测绘制了著名的《皇舆 全览图》 。在测绘勘察过程中 , 康熙大胆使用外国传教士 , 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经纬图法、三角测量法、梯形投影术等 , 从而取得了很大成果 , 代表了当时世界地理学 的最高成就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赞叹道:“它不仅是亚洲所有地图中最好的一幅 , 而且比当时所有欧洲地图都更好 , 更精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