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年底前将建成261个儿童友好幸福场景

浑天仪、地平仪、赤道经纬仪、十二星座观测图……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 , 武侯区簇桥街道锦城社区的“锦悦星辰”天文馆成了周边居民亲子活动的热门打卡地 。 一幕幕奇幻的星云图 , 给孩子们打开了一个探索宇宙世界的大门 。
把天文馆“搬”进社区 , 这是成都儿童友好社区试点建设的一个剖面 。 随着成都推进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 , 在各个社区单元 , 覆盖全年龄阶段的幸福友好场景正越来越多地呈现 。
【救助|年底前将建成261个儿童友好幸福场景】幼有善育
成都已建成
137个儿童友好幸福场景
“簇桥街道锦城社区是中国儿童友好社区首批16个试点社区之一 , 社区的儿童之家是全市首批5个市级妇女儿童之家示范基地之一 。 ”据簇桥街道锦城社区党委书记李鑫介绍 。
“在幼有善育方面 , 成都支持儿童劳动教育、自然教育、课外实践、科技体验、素质拓展等校外活动场所设施建设 , 支持城市街区、道路、社区以及学校、医疗机构、公园、图书馆、绿地等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 , 打造儿童‘5分钟步行活动圈’ , 不断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创建 。 并将建设一批公办托育服务机构 , 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 。 ”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成都已建成137个儿童友好幸福场景 , 年底前将完成建设261个 。
老有颐养
力争明年全市所有街道
至少建有1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
儿童友好幸福场景逐渐丰富的同时 , 成都养老服务体系也正在健全 。 自今年3月成都市首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沙河源街道友联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正式建成运营以来 , 一个接着一个的养老综合体出现在各个社区老人的身边 。
温江区公平街道红桥社区正是其中之一 。 “每天中午都来餐厅用餐 , 餐食搭配很满意 。 ”邓婆婆正在享用美味的午餐 。
让老有颐养 ,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 目前正指导区(市)县加快推进22个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建设运营 , 已完工8家 , 其余的预计11—12月建成运营;已创建11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 支持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改造5549张 , 现有医养结合床位3万余张 。
下一步 , 将推动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养老服务领导机构 , 全面提升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 。 力争2022年实现全市所有街道至少建有1处具备老年人全托、日托、医养康养、居家上门、对下指导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 。
全龄友好
今年18个项目有序推进
已完成投资超13亿元
除“一老一小”外 , 成都全龄友好的触角在不断延伸 。 比如 , 对特殊人群的保障方面 ,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已覆盖全年龄段 ,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伸至18周岁;残疾人就业援助服务在广泛开展 , 无障碍场景营建行动在全面推进 。 还有在全市慈善事业方面 , 已实施“阳光慈善救助”等慈善救助项目800余个……目前 , 在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2021年工作计划中 , 35项责任清单、18个项目均有序推进 , 计划投资7亿元 , 已完成投资超13亿元 。
到2025年 , 成都将实现品质为先、动态成长、充满活力的儿童友好社区全覆盖 , 建成儿童友好城市;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1万张 , 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不低于75%;实现残疾儿童康养救助覆盖率达100% , 新旧公共场所无障碍化率分别达100%、80% , 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享受托养服务率达80% 。
本报采访人员 缪梦羽 市民政局供图